专题首页/钢铁产业首页/中华商务网首页
在国际金融资本炒作海运和大宗商品价格背景下,中国钢铁企业对国际矿业垄断过度依赖而缺乏上游产业链战略调控能力。在这次严峻的铁矿石谈判形势中终于感到了战略被动滋味。目前钢铁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期。
最新文集
媒体专访
推荐视频

僵持中寻求铁矿石谈判的出路

2006-4-21 13:45:32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据有关专家透露,铁矿石国际价格高位盘踞、增加了下游用钢行业的负担,长时间谈判仍不能取得成果,这件事已经引起了中央主要领导的重视,有关方面正在关注铁矿石谈判的进展情况。
  • 关键字:
  • 铁矿石谈判

据有关专家透露,铁矿石国际价格高位盘踞、增加了下游用钢行业的负担,长时间谈判仍不能取得成果,这件事已经引起了中央主要领导的重视,有关方面正在关注铁矿石谈判的进展情况。

一方面是宝钢反映世界钢铁企业的呼声,代表钢铁企业要求降价,另一方面是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要求涨价,双方处在僵持中。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宝钢总经理艾宝俊8日说:这不是简单的事,一是我们要寻求合理的价位,国内的钢企才能接受;二是要解决铁矿石产业与钢铁制造业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从而建立起一种良性的、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从铁矿石价格看,目前的价格已经比2000年前后涨了一倍还多。没有2004年前后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就不会产生铁矿石价格2005年一次就高涨到71.5%。历史上,尽管铁矿石价格波动迟后于钢材价格的涨跌,但几乎是同步变化的。惟独2005年世界范围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中国钢材价格甚至跌入行业成本线。而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不但不降价,反而要涨价。

目前,正是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拉开了国内有矿、无矿钢铁企业几百元的成本差距,在这次钢材市场价格跌入低谷中,才出现34.43%的企业亏损,这还不包括一些停产和半停产的中小钢铁企业。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价格的居高不下已经给中国钢铁企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此局面下,国际矿业巨头再继续坚持高价位,就背离了互利互惠的原则。

以力拓公司为例,力拓的矿山公司在2005年销售收入211亿美元,利润近50亿美元,两项指标都增加了一倍多。铁矿石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它的收入就增加1400万美元;目前国际三大矿石供应商的供货量占70%,已经形成了垄断。不过,由于经营铁矿石贸易可赢得高额利润,无形中刺激了投资。不仅中国国内铁矿石产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从国际角度看,印度铁矿石产量在增长,巴西也如此。不知不觉中,全球铁矿石供不应求的态势已经大为缓解。中国进口铁矿石近几年每年增幅为20%―30%,但从去年开始,铁矿石供需关系已经缓解。随着我国国内对钢材需求增幅回落到14%左右,市场对铁矿石需求增幅将要同步回落。随着国际铁矿石市场多元化供应格局的形成,市场对铁矿石垄断局面也将要被削弱。尽管目前铁矿石现货市场还存在不正常的价格现象,但铁矿石降价,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

从国际环境来讲,世界钢铁业也有相同的愿望、共同的声音。例如,日本就不接受铁矿石涨价,2月27日,新日铁总裁三村明夫与中钢协负责人进行磋商,在反对铁矿石涨价问题上基本取得一致意见。因此,这些因素必然促使国际三大矿业巨头考虑,在供应商与钢铁制造业之间应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应该是什么原则?

这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问题,而是关系到是否要与国外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问题。而这种长期合作关系在市场变化条件下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就需要有一个经得起检验的战略合作原则框架,要有一些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实现双赢,并对双方都有约束的合作原则。如果没有合作原则,只追求各自的利益,就不是钢铁产业链中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缺乏这种战略眼光,显然对任何一方都是不利的。谈判应该首先就双方发展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需要达成哪些共识和原则交换意见。互谅互让,才能实现双赢的长期发展目标。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资料。目前由于铁矿石价格连续几年大幅上涨,使中国和世界钢铁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已经对下游用钢行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很不利的。

他说:“对于三大矿业巨头来说,应从长远大计出发,不能把下游广大钢企逼上绝路,关系搞僵了,没谁都没有好处,应该跳出认识上的误区,与钢铁制造业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才是明智之举。”

我们应相信宝钢,支持处在艰难谈判中的宝钢,达到一个通过与国际矿业巨头协商、对国内钢铁行业负有责任的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果。目前业内也有一些传播国外媒体推测价格会上涨5%,或者10%的声音。这实际上是在制造负面影响,给宝钢添乱。

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僵持并不是坏事,可以让矛盾双方把事情“看清、看透”,考虑一下长期、久远的问题。也有可能启动全球铁矿石市场格局的新调整。

昨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表声明:中国政府高度关注2006年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谈判,并强调铁矿石定价要有利于建立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实现资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合作双赢,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国际贸易中的垄断行为。

商务部负责人表示,世界铁矿石储量丰富,已探明的有1400亿吨,按目前世界铁矿石年产13亿吨计算,至少还可开采100年。2005年全球产生铁7.8亿吨,消耗铁矿石12.5亿吨,而全球铁矿石产量在13亿吨以上,因此,从全球范围看,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

声明指出,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75亿吨,占铁矿石国际海运贸易量的43%,是世界铁矿石第一进口大国。铁矿石贸易带动了铁矿石行业的投资开发,矿山企业因此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同时也促进了铁矿石出口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一些跨国公司利用其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和不合理的垄断利润,不但损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铁矿石进口国的利益,也违背了公平贸易原则,这将不利于铁矿石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

商务部负责人指出,当前中国钢铁行业正处在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无法承受铁矿石价格的再次上涨的困难境地。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国际贸易中的垄断行为,并希望有关出口商所在国家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商务部已经采取相关措施,铁矿石不合理需求将会进一步减少。中国政府将密切关注铁矿石价格谈判进程,如果出现中方不能接受的不合理价格,中国政府将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

铁矿石现货价格并非涨价的理由

国际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谈判仍处僵持阶段,三巨头坚持涨价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现货价格比协议价格高,协议价格应向现货价格靠拢。从长期协议矿与现货价格的比价关系来看。我们对中国进口铁矿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见下表)。长期协议矿是巴西矿和澳大利亚矿,印度矿为现货矿。从表中可以看出,1997年至2005年九年间,有六年时间现货矿价格低于巴西矿价格,幅度在2.3―14.2%;三年高于巴西矿,幅度为7.5―29.5%。九年间现货矿均比澳矿价格高,1997年至2002年幅度为0.4―8.8%,2003年至2005年为34.6―88.5%。但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随着铁矿石市场供应紧张局面的改善,印度矿价一路下跌,到了2006年1月,印度矿比巴西矿低16.3%,比澳矿高16.8%,现货价矿与长期协议矿的比价基本上回到了1997年至2002年间的正常范围。长期协议矿因此失去了涨价的“标杆”,倒是有关降价的问题应当提上议事日程了。

1997年至2002年,其中四年协议价格上涨,两年下跌。铁矿石价格涨跌基本上是与钢材市场价格的涨跌趋势相同。历年的长期协议价格谈判表明,铁矿石价格涨跌主要是根据铁矿石供求形势和钢铁市场变化来决定,并非所谓的向现货价格看齐,如果向现货看齐,前几年协议价格将会更低一些。

其次,长期合约(协议)与现货合约有本质的不同。企业间长期交易关系的建立,实现了长期稳定的大批量交易,弱化了市场固有的不确定性的影响。长期交易追求交易双方长期共同利益最大化,使利益冲突转变为利益协调。长期合约的签定,使铁矿生产商有了长期稳定的客户,保证了铁矿石销路,有效化解了巨额投资面临的风险;对钢厂而言,则获得稳定可靠的铁矿来源,保证了生产经营正常运行,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如果其中一方既想追求长期合约的低风险和低交易成本,又想追逐现货市场的短期利润(市场低迷时买方追求低价现货,市场紧张时卖方追求现货高价),那只能说是一种短见。

作为产业链中的上下游行业,铁矿业和钢铁业应当互利互荣。1997年到2001年,全球范围的经济低迷导致钢材需求严重萎缩,钢材价格下跌,国际上很多大型钢铁企业出现亏损,濒临倒闭。1997―1999年中国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连续三年低于1%,基本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在此期间,国际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作为买方,钢厂处于强势地位。为了维持长期合作关系,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钢厂在谈判中并未采取杀鸡取卵的策略,长期协议价格保持了合理价位,始终没有向现货价格看齐,为铁矿业渡过难关做出了相当的牺牲。

暴利现象不可持久。从经济学原理来讲,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一个行业应维持社会平均利润率,倘有任何一个行业出现了超额利润率,就会有新的竞争者加入,直到利润率降到平均线。铁矿业也不例外,在高额利润诱惑下,各方资本纷纷涉足铁矿业。原本竞争力较弱的中国铁矿业缩小了差距,铁矿业投资、生产大幅度增长,2005年中国铁矿石产量增长了25.3%。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原来不具备开采价值的难采难选铁矿及超低品位铁矿也具有了经济价值。自2002年开始,在河北省北部兴起了超低品位铁矿开发热,超低品位铁矿资源量50多亿吨,据估算,折算贫铁矿石可达15.5亿吨,全国其他省市亦有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

此外,俄罗斯、乌克兰、印尼、蒙古等国家积极进军中国市场,拓宽了中国钢厂进口渠道,铁矿巨头的寡头垄断地位正在削弱。可以预计,如果铁矿石价格继续居高不下,铁矿业过度投资将不可避免,九十年代供大于求局面将再次出现。这将是市场寡头所不愿意看到的、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结果。现在,中国、欧洲、日本各大钢厂均坚持铁矿价格应当适度下调。在市场的一片反对涨价声中,三大巨头应当三思而行。

过高的价格正在抑制进口矿需求。国内一家400万吨规模的钢厂不堪承受高价进口铁矿,决定2006年减少进口矿140万吨,改由国产矿替代。这表明钢厂不仅是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对涨价要求做出了否定的回答。

作为产业链中的上下游行业,铁矿业和钢铁业应当互利互荣,任何一方利用自己暂时的强势地位,以“敲竹杠”的方式,做出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长远来看,损人损己。

中国进口铁矿价格(分国别)     单位:美元/吨

                                       

                                                 

因供需关系,而适度提高钢材价格是合理的。它有利于改善长期处于低价位的钢铁产品、上游原料和煤炭价格的合理回升,进而理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的价格结构关系。问题是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特别是板材价格进入高价位以后,继续高位攀升,对下游企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就会增加。

正如曾培炎副总理所讲的,“防止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涨失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受铁矿石大幅涨价影响、国内媒体的大量评说、钢厂和经销商强烈的涨价欲望,在市场供需基本面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经过钢厂几次提价后,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螺纹、线材和板材每吨价格上涨了300-400元。基本上完成了向下游行业转嫁成本上升的压力。

透过这次铁矿石和钢材涨价的过程,无论温家宝总理讲话,还是政府部门,都进一步表达了在宏观调控中要控制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失控,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决心。进一步看清了我国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秩序缺乏法制环境和宏观调控政策约束。控制生产资料和重要商品价格上涨失控,不能完全指望市场本身来调整,需要保持必要的政策手段。同时,也为紧随其后的控制价格上涨而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埋下了伏笔。

铁矿石谈判风波的反思

透过铁矿石大幅涨价,您是否看到了它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否看到了对中国钢铁企业带来的伤害,是否看到了对国际钢铁市场稳定的运行秩序带来严重的干扰。当前关于铁矿石谈判的实质不仅仅是价格问题,更是关系到打破国际贸易中追求高额暴利的垄断行为,致力建立国际钢铁经济新秩序,维护公平贸易原则和世界钢铁企业正当权益的问题,关系到中国钢铁企业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能否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原则和机制问题。

而铁矿石复杂的国际垄断背景就是当前钢材降价容易,铁矿石降价难的症结所在。

反思之一  钢材价格的合理性符合钢铁行业的根本利益

在2005年以前,铁矿石价格变化是伴随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协调变动的。1999年1月和2002年1月,伴随钢材价格下跌,铁矿石价格也曾两次跌入低谷。当时铁矿石进口到岸价仅仅207元/吨。还低于国内市场价格。从2002年3月开始,世界范围的钢材价格出现了不断上涨的走势。铁矿石价格也走上同步上涨的道路。铁矿石经销商和钢铁企业一样,同样从下游用户增加的负担中,共同分享着钢材价格连续3年大幅上涨的暴利。问题是到了2005年初,美国和欧洲已经出现钢材市场疲软,价格开始下跌的走势。尽管是周期性回落,但回落的总趋势当时并不明显,回落的周期性风险很快到来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而中国钢铁企业由于出口增加,导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仍处在上涨之中。2005年3月前的钢材市场价格是不正常的暴利价格。

不过在这论国际范围的资源过剩压力下,中国钢材市场价格上涨已属强弩之末。价格的回落只剩下时间问题了。恰恰就在这时,也许是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在国际钢铁市场还处在高价位时,实现了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中国钢铁企业被迫接受了铁矿石涨价71.5%的事实。

如果说去年2月中国对国际铁矿石市场的需求量增长;中国对国际铁矿石市场两种采购模式,导致国际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较高;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伴随2005年1月钢材价格高位上涨也大幅提高,有的地区精矿价格甚至达到900元/吨;2005年3月前包括中国在内的钢材价格的大幅高位攀升,薄板材价格甚至达到7500元/吨;这四个理由支撑着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特别是国内、外板材价格的高位互动攀升,大幅度刺激和拉升了国际铁矿石的价格。即使从当时的视角看,透过铁矿石涨价也反映出许多重要经济关系脱离了正常市场经济轨道。

尽管世界范围的钢材价格历时近一年的周期性回落,到年低价格几乎都回落到低谷。年初铁矿石涨价75%,钢厂以成本上升为理由,通过钢材涨价很快把负担转给了下游钢材用户,中国为此支付了高达57亿美元的额外账单,而实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远不是57亿美元能够说清楚的。去年底,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回落到行业成本线后,钢铁企业得到的只是抬高的成本,钢铁企业吨钢成本已经大大高于印度、俄罗斯和巴西,有的甚至接近某些发达国家的成本水平,大大弱化了中国钢铁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反思是:对于钢材这样达到3.5亿吨消费水平的大宗生产资料价格,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国内价格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现阶段的实际价格结构关系而走的太远。中国的价格结构关系和实际价位水平,也包括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是由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水平决定的。一定意义上也是发展中国家赢得加快发展的优势。

因此,保持钢材价格在合理区域浮动和相对稳定符合钢铁企业的根本利益。防止钢材和铁矿石再次陷入轮番涨价的怪圈。而钢材降价容易,铁矿石垄断价格降价难。凡事都有个度。在这个问题上钢厂有责任,政府更有责任,不能完全指望市场本身来调整。中国经济增加的几百亿元负担代价应该换回对这一问题的理性思考。

反思之二  打破垄断暴利,开辟多元化铁矿石市场渠道

在超过100%利润的刺激下,国际资本正加快向铁矿石市场开发领域,中国企业也加快了与国际铁矿石国家的经济合作。国际铁矿石市场格局正在发生迅速变化。最终影响铁矿石新供应格局的建立和新价格形成,宝钢谈判综合目标的确立,长期艰难的谈判过程,一定会在这种态势的变化中,未来的谈判成果和事实成果将会比预想的还要好些。

从铁矿资源看,世界铁矿资源丰富,2001年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400亿吨,储量基础3100亿吨。按金属铁计算,储量为720亿吨,储量基础为1600亿吨。按目前的铁矿石开采速度,世界铁矿资源可保证100年以上。

三大巨头扩能计划正在按计划实施,2009年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产能将达到6.7亿吨,其中CVRD2.85亿吨,力拓2.33亿吨,BHPB为1.52亿吨,足以满足市场需要。如果中国钢厂不堪承受居高不下的铁矿价格而寻求新的出路,下决心与乌克兰合作开发铁矿的话,无疑将加剧未来铁矿市场产能过剩局面,这是三大巨头所不愿看到的结果。为此他们可能尽力消除这种可能性,那么最有效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过高的铁矿价格降低到合理水平,使得乌克兰铁矿商感到无利可图而放弃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念头。因此说Ferrexpo公司的出现将迫使三大巨头不得不认真考虑铁矿石应该如何降价。

目前国际市场居高不下的铁矿石价格和已经成倍增长的利润刺激许多国家继续扩大铁矿石开发。世界主要供应商将在未来几年中新增投资超过50多亿美元加大对矿山的开发力度。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加快铁矿山的投资建设。而且澳大利亚、印度、乌克兰、巴西等许多国家的众多铁矿石经销商都扩大了铁矿建设投资,以争取未来的世界市场份额。即使保守估计明年国际铁矿石增加供给能力超过7000万吨。

铁矿石现货价格与协议合同价格的差距逐渐缩小,表明铁矿石市场的鼎盛期已经结束,并呈现下滑趋势。三是随着今年中国钢材需求增幅的回落,铁矿石需求增幅也将出现回落;然而世界范围铁矿石投资增长,加快了国际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局面的到来,使世界铁矿石市场供应格局正在发生多元化的变化趋势,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垄断价格地位正面临新的挑战。

2006年国际钢铁市场仍将在低价格走势中震荡;难怪欧洲、北美、亚洲和中国的钢铁企业家都一致表示,当钢铁企业在行业市场价格周期低谷时,铁矿石价格没有理由不同步回调,而错误的坚持高价位。这不利于铁矿石供应商与钢铁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缺乏市场的远见。今年的铁矿石价格应该下降。

回顾十几年国际铁矿石市场走势,近年来的价格上涨有其合理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际铁矿石市场长期供大于求,铁矿石价格(以哈默斯利粉矿离岸价格为例,下同)在16―20美元/t波动。2002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以中国为领头羊的世界钢铁工业迅猛发展,钢铁原料需求激增,世界铁矿业应对不及,造成铁矿石市场出现了阶段性供不应求,铁矿价格突破徘徊十多年的16―20美元/t价位区间,一路上涨。2002年约17美元/t,2003年19美元/t,2004年约22美元/t。其次,由于2003、2004年钢铁价格大幅上涨,钢厂获利丰厚,为铁矿石价格上涨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2005年度铁矿石谈判价格上涨71.5%,达到了38美元/t,创出天价,这一价格也还可以理解为铁矿业与钢铁业共同分享全球钢铁市场繁荣的“红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铁矿业利润继续大幅增长。据海外研究机构对世界主要铁矿公司生产成本分析,2002年,国外主要矿业公司铁矿平均离岸成本8.5美元/t,其中,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成本最低,平均离岸成本为6―8美元/t。低廉的成本,居高不下的铁矿石价格,成就了国际铁矿业滚滚而来的利润。以力拓公司为例,据该公司公布的数据,2002年铁矿石产量9095万吨,铁矿石净利润4.58亿美元,2005年铁矿石产量12449万吨,铁矿石净利润17.22亿美元。同2002年相比,产量增长36.88%,铁矿价格上涨121.67%,净利润是2002年的3.75倍。?增长达276%。不过据力拓公司自己的报告,仅2005年利润增长就达204%。其中60%来自于中国。这说明其利润增长绝大部分来源于铁矿石涨价。我们不难看出,在最近几年里,铁矿业是不折不扣的暴利产业。

相比之下,铁矿石的高额利润必然激怒下游钢铁企业,因此降价之声已经是全球钢铁企业的一致呼声。

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僵持并不是坏事,可以让矛盾双方把事情“看清、看透”,考虑一下长期、久远的问题。也有可能启动全球铁矿石市场格局的新调整。

以力拓公司为例,力拓的矿山公司在2005年销售收入211亿美元,利润近50亿美元,两项指标都增加了一倍多。铁矿石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它的收入就增加1400万美元;目前国际三大矿石供应商的供货量占70%,已经形成了垄断。不过,由于经营铁矿石贸易可赢得高额利润,无形中刺激了投资。不仅中国国内铁矿石产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从国际角度看,印度铁矿石产量在增长,巴西也如此。不知不觉中,全球铁矿石供不应求的态势已经大为缓解。中国进口铁矿石近几年每年增幅为20%―30%,但从去年开始,铁矿石供需关系已经缓解。随着我国国内对钢材需求增幅回落到14%左右,市场对铁矿石需求增幅将要同步回落。随着国际铁矿石市场多元化供应格局的形成,市场对铁矿石垄断局面也将要被削弱。尽管目前铁矿石现货市场还存在不正常的价格现象,但铁矿石降价,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

反思之三   行业媒体和中国钢铁企业对国际铁矿石价格应该降下来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为了不干扰宝钢谈判却采取了不评论的态度。这种做法值得反思。

铁矿石谈判决不是简单的价格谈判。围绕价格谈判所展示的极不合理的市场经济关系才是这次谈判需要解决的真正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打破国际贸易中追求高额暴利的垄断行为,致力建立国际钢铁经济新秩序,维护公平贸易原则和世界钢铁企业和国家经济的正当权益,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秩序等许多相应措施。而作为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中国钢铁行业、研究机构和媒体完全有责任把铁矿石价格因该降下来的理由,对各种深层次不协调的铁矿石市场经济关系分析展示在媒体上。然而事实上没有作到这一点。国内媒体传播的谈判内容一定程度上倒是国外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相关联媒体的价格谈判预测和有意放出不真实的谈判结果信息。而每次国外信息的引入都引起一波国内媒体对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果的评论和揣测。钢铁协会不得不多次辟谣。难怪巴西CVRD公司说,你们中国媒体都说铁矿石预计涨价10%。

众所周知,目前为止世界没有一家钢铁企业不要求铁矿石降价的。欧洲钢铁企业家年初就明确提出铁矿石没有理由不降价。4月6日,日本住友金属总裁友野表示:“我们并不担心目前局势,我希望2006年度价格在05年基础上下浮,但是目前看来谈判还将继续一段时间。我们会积极的参与谈判,但并不会急于达成协议。”可是在国内几乎这样明确的声音也很难听到。

国内年轻的媒体记者关注铁矿石谈判的新闻热点,缺乏对铁矿石谈判实质的了解,无可厚非。但他们却很少看到媒体关于铁矿石问题深层次分析的资料信息。这至少从真理的力量、钢铁企业和媒体意志的表达上相当程度削弱了谈判的支持力量,影响了铁矿石谈判的进程。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铁矿石谈判的实质是中国钢铁企业维护正当权益,反对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一意孤行,谋取垄断暴利的较量。所谓的话语权归跟到底就是一定意义上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的合理定价权。这需要舆论的支持,这比缺少正确舆论引导要好得多。

 

(关键字:铁矿石谈判)

(责任编辑:00980)
【2013年卷】【2012年卷】【2011年卷】【2010年卷】【2009年卷】【2008年卷】【2007年卷】【2006年卷】【2005年卷】
返回首页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0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