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棕榈油强势格局不改

2014-2-19 8:47:40来源:期货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期,连棕榈油主力合约结束回落走势,迎来阶段性上涨行情。

棕榈油行情加速“冲刺”

2013年年中,连棕榈油期价触及5300元/吨附近,目前来看,此价位为棕榈油期价确立了成本底线,之后棕榈油底部逐渐抬高。2014年1月30日,底部区域抬高至5630元/吨,所以从技术分析上考量,目前棕榈油上方压力较小,阶段性上涨的走势仍将持续下去,1405合约有望达到6300—6500元/吨区间。

而从市场目前的波动特点和本轮上涨的特性来看,棕榈油主力合约已经完成第一轮“冲刺”,价格大致保持在6100元/吨附近,之后可能展开强势振荡,为接下来的上涨提供充足动力,而且技术走势也完全符合目前的基本面特征。振荡过后,连棕榈油期价将展开第二轮“冲刺”,挑战的目标价位将在6300元/吨附近,这个阶段棕榈油上涨压力开始显现,如果基本面配合,棕榈油将挑战前期高点6500元/吨附近,三次冲刺结束,本轮棕榈油上涨行情接近尾声。

供需矛盾加剧,价格提升空间较大

基本面来看,无论是农产品还是油脂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性,据统计,2006—2013年,油脂在1—2月份出现上涨的比率高达65%,而且上涨行情所持续的时间均保持在两个月左右,也就是说油脂类季节性上涨节奏十分明显。棕榈油主产国在1—2月份处于明显的雨季,而且由于休整期的出现,必然导致棕榈油整体产量季节性下滑,市场供需矛盾开始显现。

数据显示,2014年1月,印尼棕榈油库存保持在180万吨左右,而这一数据在2013年12月则是200万吨左右,这足以证明由于产量下滑,导致库存快速下降,而且笔者认为这种库存回落的态势将继续保持,这与当前的市场格局和消费形式存在一定的联系。一方面,两大产油国棕榈油产量双双下滑,以马来西亚为例,2014年1月该国毛棕榈油库存为193万吨,同比下降2.6%,毛棕榈油产量保持在150万吨,同比下降9.6%。可以从两大产油国公布的数据看出,国际棕榈油市场产量出现缩减性周期,供需矛盾对推动价格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与国际两大产油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棕榈油进口明显增加,进口力度强劲,主要港口库存纷纷创出高点。由于冬季气温低限制了棕榈油的整体需求,随着温度的逐渐走高,棕榈油需求必然有所提升。而且目前由于下游需求的逐渐显现,棕榈油集中“抢货”的情况必然出现,国内强劲进口和高库存就是最好的佐证。截至2月17日,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分别为:天津港(600717,股吧)24.59万吨、日照港(600017,股吧)6.7万吨、张家港33万吨、广州港49万吨。港口数据显示,大量的进口推动短期棕榈油价格走高,短期强劲的进口量并没有造成港口库存积压,走货量较好显示出下游需求依旧强劲,所以在供应下滑的背景下,市场供需矛盾正在加剧,价格提升空间依旧很大。

中期走势较为乐观

从外围市场来看,油脂存在高度的联动效应,本轮上涨依旧是棕榈油领涨,豆油成为油脂上涨的基础,这虽然与供需矛盾存在很大的联系,但更重要的是两者整个体量和受众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目前市场较为关注的是由于干旱因素导致的南美大豆减产,以及美国大豆和豆粕的强劲出口和压榨数据,这些因素都为豆油上涨起到推动作用,间接成为拉动棕榈油价格走高的因素。

综合以上分析,在豆油强势作为基础条件的情况下,棕榈油期价强势格局不改,市场中短期依旧保持上涨态势。

 

(关键字:棕榈油 基本面)

(责任编辑:0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