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期价跌破成本线

2014-1-27 9:15:22来源:证券时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1月15日,PTA期货1401合约顶着巨量交割的光环正式谢幕,算上期转现,累计交割量高达51万吨,刷新历史纪录。

关联买方现身

周强(化名)在江浙某大型能化企业期货部任职,作为PTA1401合约上的卖方之一,交割配对完成后,周强的公司向配对买方开出了增值税发票。

“买方的发票抬头是‘浙江盛元化纤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其实是荣盛石化的子公司,这次是市场上的多头交割主力。”他说。

交割环节的尘埃落定让长期隐藏在PTA1401合约下的产业多头主力最终现形。据证券时报记者多方了解,除上述盛元化纤外,此次交割买方还包括上海恒逸聚酯纤维有限公司、万向资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其中接货最多的是盛元化纤、容翔化纤、荣盛控股三家荣盛石化相关企业。

庞大的交割量引来业内广泛关注。据统计,PTA1401合约交割配对共68480手(34.24万吨),期转现交割33684手(16.84万吨),交割量合计高达51.08万吨。

期货交割本无可厚非,不过,这次的交割买方确有值得关注的地方。相关资料显示,浙江盛元化纤为荣盛石化全资子公司,而上海恒逸聚酯纤维有限公司是恒逸石化子公司。而且,荣盛石化与恒逸石化关系非同一般,双方共同投资了多家企业,其中又以浙江逸盛石化、逸盛大化石化、海南逸盛石化等逸盛系企业最为知名。

“恒逸和荣盛分别参控股逸盛石化,而后者是国内最大的PTA生产企业,业内基本就把它们看作是逸盛系公司,他们的子公司也就不无关联。至于万向资源,与逸盛系也有长期合作。”周强称。

PTA期价跌破成本

2013年年初以来,PTA行业需求不振,价格自高点持续回落,从PTA1401合约价格走势看,去年8月底期价一度上探至8230元/吨,之后持续回落,11-12月基本围绕7500元/吨震荡,进入今年1月交割月,期价突然加速重挫,至最后交易日已跌至6830元/吨,跌破PTA的生产成本。

但期货市场上却始终有一股神秘多头势力存在,持仓集中于中粮期货、浙江新世纪、上海通联等席位,去年9月起更是逆势在1401合约上做多。不少业内人士猜测,主力多头主要是恒逸、荣盛两家上市公司相关账户。

“PTA期货市场上产业资金多头入市始于1309合约,后1401、1405合约多头依然连续出击,期货价格长期高于现货。终于1401合约发生了历史性的一幕——产业多头骑虎难下,接受天量交割。”上海中财智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A研究员陈博说。

一位接近相关企业的知情人士为记者还原了事件的轮廓。实际上,早在去年7、8月份,主力多头就开始增仓1401合约,不料9月以后期价持续下跌,企业此时却一路逆势加仓,最终只能被动选择交割。

期货多空背后

荣盛、恒逸作为聚酯企业,参与PTA期货买入套保原本合情合理,但考虑到两家企业合资经营国内PTA巨头逸盛石化,大规模做多便成为一件颇具风险的事情,尤其是在行业低迷的当下。

据中国化纤信息网统计,截至去年年底,荣盛、恒逸合计聚酯年产能为350万吨,而逸盛石化旗下PTA产能高达1055万吨。

“在PTA上下游拥有如此巨大的体量,让逸盛系有了影响市场的自信,主要就是运用期货杠杆,以部分资金支持期货价格,从而支撑现货价格。”陈博说。

多数业内人士对此心知肚明,而逸盛系高管在去年几次行业交流中也曾表达过类似想法。行业不景气,谁都想有更多腾挪空间。也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PTA目前的期价已跌破大部分公司生产PTA的成本线,长期来看,PTA价格不排除有向上驱动的可能性。

荣盛石化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近年来参与一些期货交易,主要是出于利用期货的套保功能,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但公司为PTA和聚酯生产企业,期货市场参与经验并不多。为了规范行为,控制风险,公司专门制定了《期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期货投资保证金不得超过1.5亿元。恒逸石化也曾在深交所互动易上表示,公司本部未开展期货业务,有一家控股子公司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套期保值,累计投入保证金不超过2亿元。公司方面称,总体而言,期货投资中有盈有亏,但从公司生产经营的角度看,效果是积极的,达到了预期目的。

而有知情人士称,“他们是太过自信了,也算交了一笔学费。去年11月以后空头持仓就高度分散化了,由于期现价差达到200元/吨,大量套利空头在进入,也有一部分不看好后市的聚酯厂做了一些单边空头。从仓单情况能看得很清楚,11月时候还是每天增加几千吨,到12月中旬后聚酯工厂开始大量交货,基本一天能增加几万吨。”

周强所在的公司就是在12月做的空单。“当时行业困境很明显,聚酯亏得厉害,除了DTY所有产品都亏钱,大家都看得很淡,所以早早就订好春节检修计划,很多都提前放假了;年底PTA工厂面临第二年的合同谈判问题,也不敢轻易减产,市场上PTA明显过剩。我们也有自己的聚酯厂,于是就抛了一些做交割。”

谁是受益者

尽管1401合约交割结束,但多头在1405合约上的多单早已大批量入场,PTA后市的博弈仍在继续。

陈博认为,长期来看,主力的做多行为,连带影响了整个产业。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使原本亏损的小厂家可以生产抛空期货来赚钱,本该在2013年进行的产业洗牌迟迟没能进行。整个PTA行业开工从11月起就偏高,库存逐步累积,这些库存部分被主力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以交割的形式收入自己囊中,其下游恒逸、荣盛聚酯工厂一时之间也无法消化。同时PTA高开工也间接保护了上游PX工厂的利益,拖延了PX下跌节奏。

“像佳龙、蓬威这些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装置,去年开开停停,到了抛期货有利润的时候就开车生产,蓬威更是被行业里看作‘交割专业户’,带头大哥壮士断腕倒是让小弟们过了个好年”。有业内人士调侃道。

而实际上,这一局面并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产业龙头原本可以在行业洗牌中获益。

(关键字:PTA 合约)

(责任编辑:0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