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品市场饥寒交迫

2014-1-9 8:56:23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3年12月中旬以来,国内商品市场遭遇了一场寒冬。反映大宗商品市场的文华商品指数显示,12月10日至今跌幅为5.41%,其中工业品指数大幅下挫近6.5%,且能源化工板块跌幅居首。分析人士指出,国际上QE启动缩减,国内去年底经济增速放慢,特别是近期IPO重启,资金流出效应比较明显,商品市场后市难言看好。

大宗商品从2013年12月开始的下跌,导火索是美国QE从今年1月开始每月缩减100亿规模导致的,而且美国经济的复苏明显,资金再度回流美国将会是趋势,加之年底国内资金面紧张,IPO重启,资金“打新”欲强,使得博取短期利差的机构增多,使得大宗商品市场资金有所抽离。

国泰君安期货[微博]研究总监陶金峰表示,11月和12月国内经济增速降温,市场对于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不太乐观,国内12月钱紧再现,尽管最近稍微放松一点,但是中长期资金利率仍高企,市场资金偏紧格局未改。国际方面,美联储退出QE进程启动,美国三大股指继续保持强势,基金等机构看淡大宗商品,抑制大宗商品价格,这些因素近期还将起作用,大宗商品依旧偏空。

从具体品种看,目前大宗商品市场中跌幅较深的是能源化工板块,以煤焦钢品种为例,焦炭(1410,-4.00,-0.28%)期货1405主力合约从2013年12月初每吨1600元上方跌至2014年1月8日收盘时的每吨1410元,跌幅近每吨200元,同期焦煤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跌幅为每吨140元左右,螺纹钢(3469,-11.00,-0.32%)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跌幅超过每吨250元。

民生期货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屈晓宁表示,从需求层面看,下跌品种多为库存偏高和需求不足的品种,加之年底备货积极性不足,后市恐难有好转迹象。他说,工业品在这次暴跌中扮演了主角,其中以橡胶(16735,-270.00,-1.59%)和PTA(7104,4.00,0.06%)尤为突出,一方面是原油高位下跌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是庞大的库存和下游需求的惨淡,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季度如果资金继续趋紧,需求难以回暖,化工品还将继续承压。”屈晓宁表示,今年春节相对偏早,也是需求减少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铜在本轮成为主要的上涨品种,这跟其融资性需求密不可分,在近期国家集中警告银行各类风险之际,铜的上涨势头也将受到抑制,如果铜开始下跌,那商品市场难言后市看好。

 

(关键字:工业品 市场)

(责任编辑:0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