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期货短期前景不乐观

2013-10-22 8:55:28来源:上海金融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上周四国际原油遭诸多“利淡”消息打压,跌至逾三个月来最低。纽约商品交易所主力合约11月原油下跌1.62美元,收每桶100.67美元,跌幅1.58%为今年7月2日以来最低结算价。洲际交易所伦敦布伦特原油新换12月合约下跌1.48美元,收每桶109.11美元,跌幅1.34%,创一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市场人士分析,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主要是受一系列市场利空消息所致,包括行业基本面和国际环境变化等。能源情报公司Genscape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当周,库欣原油库存增加836798桶。美国石油协会(API)上周四公布的行业数据也显示,库欣原油库存上升,为7月初以来首次增加。但受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影响,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没有按时公布周库存数据,该机构称,将在10月24日公布10月18日当周的原油库存数据。

10月17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12日当周季调后初请失业金人数为35.8万人,预期33.5万人,前值为37.4万人。受前述一系列来自经济、供需层面的消息打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美国国会达成债务协议后出现大幅走低。

此外,10月16日伊朗结束了与六国的核谈。美国白宫发言人表示,伊朗方面在谈判期间对解决其核问题所作的提议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严肃性”和“实质性”。金银岛市场分析师靳婷表示,随着伊朗核问题持续好转,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对该地区局势紧张引发的供应担忧情绪基本消散,对原油期货价格带来抑制作用。

同样,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利好消息,有利于油价上涨。油价上周五小幅收涨,主要因为中国报告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为年内最快,且美元走软。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8%,增速比上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这是中国经济在连续两个季度增速下滑后的首次回升。据美国能源情报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原油的净进口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中国经济向好提振了市场对于中国需求的期望。

与此同时,美元兑一篮子货币跌至八个半月低位,因投资者担忧美国政府停运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促使美联储推迟缩减购债规模。分析人士称,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速虽然比前些年有所下降,但7%多的增速在全球来看仍是高的。尽管中国经济在努力向服务业转型,但现在和未来,工业仍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也意味着中国的能源需求会不断上升。

不过,由于美国国会达成的短期解决方案并未消除两党的分歧,市场担忧未来两党恐还将就财政预算和债务上限发生争端,这令油价涨幅受限。10月17日,在美国需要调高公共债务上限的最后日期前,美国国会通过议案,批准给予联邦政府临时拨款,同时调高其公共债务上限。但根据这一短期解决方案,联邦政府将获得预算运营到2014年1月15日,同时把财政部发行国债的权限延长至2014年2月7日。


 

(关键字:国际原油 洲际交易所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

(责任编辑:0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