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金领跑参展商投资群

2013-10-18 8:40:12来源:黄河新闻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黄河新闻网消息,“我们这家企业的投资商呀,以前做过煤炭,后面又做过房地产,这几年才转到农业上的。”在大同展区,问及投资商的背景,浑源县巨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经理张权武如是说。

10月16日,第三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开幕首日,无论官员、投资商还是参观者,对参展企业的投资人身份都格外关注。

山西煤老板多,欢迎大家来投资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党组书记刘学虎一句话,道出了个中意味。而煤炭资金领跑本届展会参展商“投资群体”,无疑是不争的事实。

变化—卖资源卖成农产品

伴着“人说山西好风光”的轻音乐,偌大的煤炭展览中心成了各种南瓜、土豆、西葫芦的天下。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大同、朔州、忻州这些百姓眼中“卖煤”的地方,如今也纷纷卖起了农产品。

在忻州展区入口,一个巨大的南瓜和一个巨大的茴子白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忻州也有这个?”一位观众边拍照边自言自语。

确实有。在岢岚县的展位,该县农业局一位吴姓副局长还拿起一个重达三斤的土豆给记者看。

“忻州不是有煤炭吗,怎么还卖这些?”一位观众好奇地问讲解员,可讲解员只是笑了笑。

同样,在朔州、大同展区,印象当中只有煤的地方,如今摆出来的农产品可谓种类丰富。朔州的牛奶不仅口味多,还发展起了儿童乳酸菌素片这种下游产业;大同的有机西红柿味道清甜,引得来往观众纷纷品尝;吕梁的红枣驰名中外,有的展位一上午就卖出去几百袋……

从卖煤炭变成卖农产品,这些能源地区在展会上呈现出来的变化令人惊讶。

缘由—煤老板转型为家乡

农业是长效经济,却又是出力不讨好的产业。手中握着千万资金的煤老板,为何还能看得上这费事又不挣钱的农业?因为热爱家乡。

浑源县巨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投资商杨先生,做“煤老板”做了十几年。在他看来,投资农业,是自己出于对故乡的热爱,更是对家乡发展的一种期待。

“我生在大同,长在大同,我希望看到大同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多的新变化。近年来,政府给了农业很多支持,但我觉得还不够。既然我有能力,为何不投入一些到这上面?”

据了解,杨先生对这个公司的投入超过亿元,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钱,目前仅收回三分之一的成本。流转土地、扩大再生产,几乎都是原始资金积累后的再投入。但是,他却没有想过放弃或者转行,就因为对家乡的热爱。

在临汾展区,午城酒业的经销商小史告诉记者,他们的投资商也是“煤老板”,而投资的出发点同样是热爱家乡。

记者在观展的同时和一些投资人聊天,发现他们无论曾在何方打拼,如今依然都操着浓浓的乡音。

观点—煤炭资金投向农业也需政策推动

煤炭资金转型农业,这在当下是个热点。从转型跨越的大方向到“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的新政策,山西的煤炭资金越来越多地向农业倾斜,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字:煤炭 房地产 山西煤老板)

(责任编辑:0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