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复苏言之尚早 上半年数据暂现回暖苗头

2013-8-9 9:04:31来源:经济导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至今已是第6个年头,其“威力”依旧没有消散。然而,根据目前世界几大经济体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似乎阴霾中已出现一丝曙光。

“复苏”,这个全世界人士热切期盼的词汇,是否能够用来定义2013年的全球经济走势

GDP增速可谓各国经济形势的“晴雨表”。综观G7集团成员今年上半年GDP增速,美国第一季度增速为1.10%,第二季度升至1.70%;英国第一季度增速为0.30%,第二季度升至1.40%。

此外,日本 6家权威智库日前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日本GDP增速预测值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日本的实际GDP增长3.2%,略低于第一季度,但也超过了其《消费税增税法》中提出的长期目标。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上半年GDP实现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

“目前,全球重要经济体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的确比较好看,世界经济显现出复苏苗头。”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徐明棋 8日表示,“相较欧元区,美国、日本的复苏势头更加有力一些。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状况不会有明显提升,GDP将会实现零增长,但即便如此,对于债务缠身、矛盾重重的欧元区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雷达看来,今年上半年国际经济形势较去年有了一定好转,“但要讲复苏,还言之过早。”

“目前各大经济体的经济数据,反映出其采取的各种各样的反衰退手段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并不是市场、行业等经济实体的正常回归,而只是在反危机过程中,政策手段对经济起到的刺激作用,因此不应盲目乐观。”雷达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中国海关信息网7月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也显示,目前发达经济体已经出现分化,美、日虽然内生经济依旧缺乏亮点,但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下经济表现有好转迹象,而欧盟还在衰退边缘徘徊,身陷僵局,稳定复苏尚需时日。

“其实,目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各经济体所采取的反衰退手段,都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没有对危机根源进行彻底清除。因此,即便这一轮危机过去,也不排除会在短时间内卷土重来的可能性。”雷达坦言。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张宇认为,目前各大经济体最需要注意的是,已经采取的各项反衰退政策,是否对经济发展具有长期刺激作用。“比如日本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及欧元区各项贷款援助方案,都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常规手段。其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带来回弹作用,我们需要警惕。”

中国:转型“换挡”不失速

“虽然相比G7国家和其他金砖国家而言,中国GDP增速依然领先,但已不能形容为‘一枝独秀’了。”徐明棋认为,我国目前更加注重GDP增长质量,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还能维持这样的增速,已属不易,可谓“换挡”不失速。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难以改变,主要经济体复苏态势不平衡。尽管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美国经济和就业都有改善,但财政减支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可能增加;日本经济略有起色,但内需依然不振;欧元区状况更加艰难,债务规模还在进一步上升。此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预期增强,加大了世界经济走势的变数,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有的错综复杂局面。”徐明棋坦言,世界经济复苏不应过多依赖中国,中国也无需担负起这个重任,否则将不利于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转型。

雷达也认为,美国、日本、欧元区经济好转并不能带动中国经济快速恢复,目前全球新兴经济体疲软,会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必须正视的是,全球经济还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美国:内生增长乏亮点

美国商务部 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贸易逆差降至342亿美元,创2009年10月份以来新低。贸易数据大幅改善,再加上近期公布的房价涨速、家庭净财富以及制造业ISM指数等多项数据均创新高,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

雷达认为,虽然在美国、日本、欧元区三大经济体中,美国的复苏势头最好,但依旧隐忧重重。

“比如美国的财政悬崖,会不会将已经日益明朗的复苏局势拉入‘沼泽’,还真不好说。决定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没有得到革命性改变,这就如同一个定时炸弹,随时会让危机卷土重来。”雷达坦言。

在雷达看来,就目前经济数据判断,美国将提前退出QE计划,“最晚不会超过2014年年底,因此,我国应该提早有所准备。”

“今年下半年,美国GDP增速应该能达到2%。”雷达同时强调,重振制造业对美国GDP的贡献巨大,但这只是美国这一轮反危机中短期内最重要的手段,并不是重振其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如今的美国,迫切需要寻找与培植出一个如国际金融危机前金融业一样的主要增长点,那样的复苏才可持续。”

日本:“三支箭”射程并不长

“总的来说,目前日本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还不错,但并不能就此判断日本经济已进入复苏阶段。”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浩川刚从日本完成调研工作回国,对于日本经济现状,他依然忧心忡忡。

“日本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受到私人消费支出增长和出口攀升带动,这也是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张浩川表示。

“安倍经济学”射出的“三支箭”已经在短期内发挥出一定作用,但张浩川对其长期作用并不看好。

“第一支‘箭’,是日本反衰退最关键的政策。其4月份推出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随即带来日元汇率狂跌,对日本出口提振起到重要作用。但我们必须看到,国际上并不会让日元汇率长期降下去。”张浩川认为,日元贬值对其周边国家,如中国、韩国等国的出口形势影响巨大。“因此,日元汇率下降趋势终有一天会被‘叫停’。事实上,目前日元汇率已有所回升。”

在张浩川看来,第二支“箭”即扩大公共支出,但受日本国债高负债率影响,其能够起到的经济作用十分有限。

至于第三支“箭”,如鼓励女性更多地参与经济、产业重振等,并不是最近才被日本政府提出来。“以前没有推行,是因为实施难度太大,现在实施难度依然很大,难有实际效果。”张浩川说。

欧元区:难享美日回暖溢出

相比其他经济体,欧元区的经济状况最令人担忧———深陷债务僵局,PMI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失业率屡创新高。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欧元区GDP环比萎缩0.3%,已连续6个季度呈萎缩态势。在公布数据的欧元区国家中,仅德国和斯洛伐克的经济呈现弱增长状态,其他国家经济均处于萎缩状态。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来看,欧元区经济周期已经度过了最底部阶段,但因其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没有根除,欧元区的复苏前景并不乐观。”张宇表示。

在张宇看来,欧元区成员国不断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目前只能依靠欧洲央行 、IMF等提供的贷款援助来应对,但贷款终有一日要还,届时,债务危机还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从外部环境来说,如今美元比较强势,致使欧元相对贬值,由此刺激了欧元区产品出口,这也是其PMI有所回升的主要原因。”张宇坦言,美元坚挺态势并不一定会维持,欧元区出口形势存在很大变数,“某种程度上,欧元区经济复苏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没有稳固。因此,其经济发展形势长期来看并不乐观,美、日经济发展带给欧元区的溢出效应也不明显。”


 

(关键字:国际金融危机 上半年经济 全球经济走势 GDP增速)

(责任编辑:0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