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溢价再创新高

2013-8-6 8:46:24来源:东方财富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中国市场的溢价再创新高,国际融资活动依然活跃,降低了市场上可交易金属的数量。然而商品领域的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投行又面临监管层的调查压力,逐步退出已成为明智选择。在这种背景下,融资游戏已进入后半场。

【铜溢价再创新高】

8月1日,洋山铜溢价最低185美元/吨,最高220美元/吨,为该数据发布以来最高。与此同时,上海电解铜CIF(提单)最低溢价180美元/吨,最高溢价220美元/吨,同样刷新前期纪录。8月2日,溢价继续维持上述高位。

“以前铜溢价一直稳定在50-60美元/吨之间,没有太大的波动。今年以来持续攀升。”平安期货分析师朱春明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

以洋山铜溢价为例,今年年初为60-70美元/吨,随后大幅上升,7月初最低溢价和最高溢价攀升至180-215美元/吨,随后小幅回落至155-185美元/吨,如今再创新高。上海电解铜CIF(提单)年初仅在50美元/吨左右,7月初攀升至190-210美元/吨,小幅回落后也刷新前期纪录。

市场上一直传闻废铜货源紧张导致溢价攀升,大智慧通讯社经过询问几家经营废铜的贸易商,确认了此事。“溢价不单是废铜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贸易商囤货和融资的问题。国内经过外管局整顿,融资铜规模明显减少,但国外的融资活动依然活跃。”华泰长城期货分析师李玮表示。

在国外,融资交易主要是利用价差结构做买近卖远的套利,并以仓单做抵押获取贷款。通过这种模式,生产商把金属转给贸易商和投行,在全球央行为刺激经济将利率下调至历史低点后,极低的借贷成本更是助长了融资交易。

在这个模式中,贸易商、仓储方、银行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交易所仓库吸纳了大量库存,导致释放到市场上的货源少之又少,制造商需要在LME仓库外长时间排队等待提货。

“如果不想等,可以直接去找非LME的仓库或生产商提货,但是要支付非常高的升水。”李玮说。

朱春明表示,金属在LME仓库抵押融资,在没有到期之前,抵押品是不能卖的,所以看上去库存很高,实际上能卖的货并不多。这个影响还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因此,虽然铜价较两年前的历史高点回落了32%,但制造商并没有享受到所有的好处,反而为了提货需要支付高额的溢价。

【融资游戏进入后半场】

不单是铜,通过漫长的排队来提货同样是其他金属的特点。兴业银行(9.38,0.15,1.63%)预计,LME仓库中多达80%的铝库存、60%的锌库存以及50%的镍库存均和融资交易相关。

“整个有色金属都有这样的情况,而且是趋势性的,但现在游戏已进入下半场。”李玮表示,美联储在重新考虑是否允许银行进入大宗商品现货领域,美国司法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也相继对投行操纵金属库存展开初步调查,LME也在重新制定仓储规则,未来投行的仓储业务会持续萎缩,对嘉能可、托克等贸易商也会有影响。

从去年以来,巴克莱银行(BarclaysBank)、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Agricole)、瑞银集团(UBS)等国际投行先后退出大宗商品领域,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和高盛集团(GoldmanSachs)也在考虑出售所持有的大宗商品资产以及名下的现货交易业务。

“投行退出主要是因为大环境变化了,中国对商品的需求回落,正在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型,这导致商品迎来战略性转折。”朱春明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6%,低于市场预期。上半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45.2%,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是53.9%。2012年全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投资贡献率为50.4%。

“此外,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未来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流动性,融资交易的成本势必提高,对融资规模也会有影响。”李玮表示。

 

(关键字:铜 国际融资)

(责任编辑:0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