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多重盈利模式

2013-6-3 9:08:09来源:期货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随着期权等复杂衍生品的推出,期货公司策略设计将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传统大众化投资咨询业务升级,仍需借力第三方机构实现。

多重盈利模式浮出水面

将投资咨询服务打包整合成策略产品是目前一些期货公司努力的方向,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湖期货的20多个投资咨询合同中,半数以上为个人投资者。新湖期货投资咨询部门经理祝捷发现,个人投资者往往注重短线资金回报,他们往往并不需要行情信息,最希望得到的是买入和卖出信号和仓位信息,希望得到简单的快餐式服务。

南华期货副总经理朱斌认为,将投资策略打包成产品将提成策略价值,“通过打包策略形成资管产品,就可以通过销售产品而改变盈利模式”。朱斌认为,投资咨询可以成为资管产品、风险子公司等创新业务后台,实现良性循环。

利用期货公司专业优势为机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期货咨询业务创新共识。东海期货2012年尝试针对企业客户提供全套风险管理顾问服务。从前期进行驻厂调研、风险调查、内部制度构建、人员培训到操作跟踪与效果评估,对企业的全部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跟踪梳理,受到企业客户认同。东海期货副总经理邱海翔认为,期货公司进行针对企业的专业化服务将是盈利的重要突破点。

期货公司合规优势也可成为咨询业务利器。祝捷透露,一家有色金属投资公司为客户提供收费的短信交易指导服务,因担心服务具有潜在法律风险而主动找到新湖期货,利用其合规优势共同开发产品,不仅是对公司的保护,也对投资者更加负责。

海通期货研究所所长高上认为,股指期货投资者扩容带来了机构服务的新契机。由于企业客户在产业链中通常具有更强专业性,因此期货公司长期以来对企业客户服务较为弱化。然而,基金、私募等金融机构进入股指期货以后,金融机构缺乏设计套期保值策略、关注行业基本面、分析产业链上下游等方面的精力与人才配置,都需要期货公司进行专门的研究服务。

培训成为投资咨询服务盈利的另类突破口。国泰君安最早布局的炒手训练营已经举办了6期,针对普通用户提供实战训练,收益良好。永安期货则与高校合作,在杭州、上海等地通过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举办期货衍生品投资培训班。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执行总经理苏雪晶表示,在期货衍生品市场和股指期货领域,还没有券商能够研究到位,对于期货公司是极大的蓝海。东吴期货投资咨询部负责人倪耀祥认为,未来期权产品推出以后,期货公司设计期权策略产品将具有极大咨询市场。

海通期货研究所所长高上认为,国债期货的上市将会为投资咨询业务带来新的机会。“国债期货推出后,保险公司肯定急需逻辑清晰、服务及时的分析研究,这为期货公司带来很大机会”。

借力第三方机构升级服务

投资咨询服务盈利仍存在瓶颈,通过信息数据研究盈利,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行业信息整合并非期货公司专长。一位期货公司负责人指出,业内对一个品种的分析最多配备一到两个分析师,而行业信息采集类网站则有几百个人对一个产业链信息采集追踪,这种优势难以超越。

上海生意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小军认为,投资咨询服务核心是数据信息系统,系统化标准化才能形成规模效应。

交易咨询服务中涉及的内容整合和后台开发也是期货公司的短板。利用采编和渠道优势,期货日报推出期货投资参考手机报服务,并为机构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机构的个性化标示与首位帧展示。

东海期货副总经理邱海翔认为,投资咨询业务与媒体等第三方机构合作优势明显。通过媒体发布咨询信息更具权威性,并且将改变免费模式,实现产品创收。

 

(关键字:期权 投资)

(责任编辑:0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