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看待铜价上行

2013-2-7 8:43:56来源:期货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期LME库存持续攀升,国内上期所铜库存小幅下降,原因在于进口铜未能进入国内市场,铜市供需趋于宽松仍是大趋势。随着乐观预期的消化,投资者需谨慎看待铜价后期上涨空间。
  2013年以来,在宏观利好与全球现货需求疲弱矛盾下,铜价先抑后扬,沪铜突破59000元/吨最高探至60270元/吨,伦铜突破8250美元/吨最高达8333.5美元/吨,随后小幅回落。展望未来,铜价短期受乐观情绪推动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动能,但之后受阻陷入振荡的可能性较大。
  
  宏观经济进一步改善,但乐观预期已被逐步消化
  
  近期,全球宏观经济呈现进一步改善趋势,宏观环境总体利好铜价。美新屋开工、耐用品订单、就业市场等经济数据印证了美国经济的逐步回暖,尤其是美1月PMI超预期上升至53.1,市场对美制造业活动扩张的信心大幅提振。中国方面,2012年四季度GDP与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均超预期,增强了市场对基本金属需求改善的信心。汇丰中国PMI终值上升至52.3,说明中小企业经济活动延续扩张步伐。欧洲方面,以德国为首的经济成长加速提振了欧元区改善的希望,1月欧元区PMI创下11个月以来的最高,说明欧元区制造业衰退已有所缓解。
  然而,困扰市场的问题在于经济数据能否持续改善,随着乐观预期被市场逐步消化,铜价的上涨动能亦将逐步减弱。
  
  供需趋于宽松是大势所趋
  
  2013年铜矿供应增速回升预期正被逐步加强,据估算,2013年全球铜精矿产能同比增速将达5%,目前在建铜矿达397万吨,随着矿山逐步建成投产,全球铜精矿供给将更加宽松。近期,智利公布2012年产量增长3%,至545.5万吨,预计2013年仍将增长3%,至559.6万吨。必和必拓公布季报也显示,去年四季度铜产量增长5%,预计2013年旗下的Escondida铜矿产量将增长20%。可见,2013年铜矿供应增速回升预期正被逐步确认。
  需求方面,中国12月铜材产量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5.11%,全年增速降至11.02%,较过去10多年18%的平均水平大幅下滑。据估算,2012年中国精铜消费量增速为4.8%左右,较2011年的7.8%亦大幅放缓。
  此外,中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国家地区大型铜冶炼厂与全球矿产商达成了2013年铜加工精炼费用协议,加工费较2012年大幅上调10%左右,这也反映出铜市场供需总格局。全球铜市场供需趋于宽松仍是大趋势,投资者对铜价上涨需要维持谨慎观点。
  
  上期所铜库存下降,进口铜供应减少是主因
  
  近期上期所铜库存出现了小幅回落,截至上周末下降至19.7万吨,进口铜未能进入国内市场是产生此情况的主要原因。
  首先,现货市场下游总体仍以按需采购为主,铜材加工企业的开工率总体仍呈下滑趋势。其次,近期进口亏损在1500—2000元/吨之间,进口铜较少进入国内市场,保税区铜到岸升水持续在55—60美元/吨低位徘徊。从精铜进口数据来看,去年12月精炼铜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41%,且预计今年1月和2月的进口量将继续保持低位。再次,LME铜库存近期仍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目前超过37万吨,表明在中国买盘较弱的情况下,LME现货供应充足。
  综合来看,铜价短期或维持偏强走势,但随着对宏观经济乐观预期的逐步消化,国内铜现货需求受到高铜价的抑制,以及在全球铜供需趋于宽松的作用下,预计铜价受阻陷入振荡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字:铜 宏观经济)

(责任编辑:0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