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服务:汽车电商要修好的两门课

2015-3-19 9:29:48来源:中国汽车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b>诚信</b>、<b>服务</b>:<b>汽车电商</b>要修好的两门课

又是一年“3·15”。

近年来,媒体形态的多样性以及监督力度加大,使得“3·15”愈发呈现不容小觑的“杀伤力”——一些媒体铆足了劲儿,希望借此抢占舆论场;消费者争相此时发声,诉说委屈、维护权益;一部分厂商战战兢兢,唯恐“被典型”;另一部分厂商积极应对,甚至借此展开品牌营销。

“3·15”这个日子的特殊性也从侧面凸显出,我国消费维权的两极——用户与厂商的不对等。而由于产品的复杂性、特殊性,服务的多样性、多层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配套机构不健全,汽车维权成为每年“3·15”的重点话题。

每每此时,我们总想说些什么,也应该说些什么。但这一次,我们不愿老生常谈,乐意与您探讨一些新话题。

当下,汽车产业进行自发性变革与转型升级,互联网正急速实施产业渗透。各种新型商业及服务模式与传统旧有模式交叉共存,促使汽车维权的类别与形式更加纷繁复杂。一方面,互联网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模式的生存法则,长期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开始松散、动摇;另一方面,传统模式的“诚信机制”尚未确立,而新形势下的诚信危机也初现端倪。

比如,虽然汽车电商为汽车交易增添了便捷与透明,但线上、线下的交替过程中,仍有诸多让消费者不满意、不理解的磕绊。异军突起的二手车电商,依旧难以消除消费者对车况、车价及售后服务的担忧。网销配件、汽车用品甚至售后服务,虽然有价格优势,但不时也会因以假乱真、服务不到位招致埋怨。再比如,科技的发展让汽车变得更加智能,但配套的服务条款合理吗?服务水平消费者满意吗?

此外,各类互联网用车平台,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但对于行程安全及平台服务,不少人仍然心中存疑。当车主把私家车通过互联网平台租借出去时,高科技手段仍不能完全控制风险。

上述种种,即是伴随机遇而来的挑战。

如果说2014年是汽车互联蓬勃发展的元年,那么2015年则是互联网深层次影响汽车产业的元年,也是洗牌加剧、问题凸显的一年,由此涌现前所未有的问题,种种漏洞与欠缺也将浮出水面,值得全产业、全社会关注。汽车消费的诚信机制与法治建设,将在这个“影响力元年”遭遇新挑战。

此刻,“3·15”又来了本期,中国汽车报互联网专刊编辑部选取与互联网相关的诸多汽车消费场景,向您倾述我们的观察和疑虑。但愿我们对这些新话题的“轻描淡写”,能引发您的思考。我们不报负面、无意炒作,只愿警钟长鸣。

(关键字:诚信 服务 汽车电商)

(责任编辑:0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