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科龙7年长跑摘帽

2013-4-24 11:02:16来源:钢联资讯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海信科龙本周结束长达7年摘帽长跑,摆脱最赚钱的ST股这一尴尬角色,股价维持强势,创出两年来的新高8.50元。

长期戴帽因保留事项

海信科龙的前身为科龙电器,最辉煌时曾经成为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家电巨头。自2005年顾雏军因虚假财报、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等“东窗事发”后,公司经营形势急转直下。由于无法在规定期限披露2005年年报和2006年一季报,股票简称变为“*ST科龙”。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净利润自2009年以来已经连续5年为正,分别为1.5亿元、5.85亿元、2.27亿元和7.18亿,之所以迟迟无法摘帽,系公司已连续7年被多家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且均指向无法判断对顾雏军及其格林柯尔系或其通过的特定的第三方公司的应收款项金额6.51亿元所计提的3.65亿元的坏账准备事项是否充分合理。

本周摘帽水到渠成

海信科龙摘帽,首先得益于海信集团重组动机。在2006年海信集团完成收购的当年,公司实现净利润0.42亿元。2007年1月,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表态,“当初收购科龙的动机,想把企业做大的心理占据了主导。但做强比做大更重要,做实比做名更重要,宁可退市,绝不造假。”2010年3月,海信集团对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注入旗下冰箱、空调等白色家电资产,形成与海尔、美的三强争霸的行业竞争格局,使海信集团完成了“白加黑”、“南加北”的产业整合。

近期公布的年报显示,2012年海信科龙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营收189.59亿元,远远超过重组前的峰值60亿元。经营性利润和净利润的增幅超过200%,净资产收益率高达47.47%,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高居榜首。今年一季度公司预计盈利同比增长约50%至100%,而这已是连续第三季度预告业绩增长。考虑到作为白电行业重要原料的铜价跌势难改,公司强劲的增长势头有望延续。

海信科龙摘帽的最大障碍,随着佛山中院对格林柯尔系企业案件恢复启动执行程序得以化解。公司近期收到佛山中院的执行通知书,格林柯尔系企业实际控制的可分配资产共计约7.37亿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执行、分步处理、公平分配、先易后难”的精神,判断格林柯尔案件的分配比例约为52.27%,预计相关案件可收回的金额约为3.33亿元。公司7年才摘掉帽子,可谓好事多磨。但这也提示投资者,可关注经营已实质性改善而只是因不确定事项被出具非标意见的ST公司机会。

(关键字:海信 科龙 7年 摘帽)

(责任编辑:0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