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百科技一体化布局看正极材料行业趋势

2021-10-26 10:54:55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三元材料企业的一体化布局与三元前驱体企业强化原料端布局的逻辑一致,头部企业凭借一体化布局形成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巩固其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利润承压之下,一体化布局将成为三元材料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近日,容百科技(688005)基于最新制定的“新一体化”战略,宣布将在湖北仙桃市建设年产能40万吨正极材料制造基地。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年产能10万吨)和二期(年产能10万吨)计划于2025年前建成,三期(年产能20万吨)计划于2030年前建成。

容百科技的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产能在今年年底将分别达到6万吨和12万吨。仙桃基地建成之后,其一体化产业布局将进一步完善,前驱体和三元材料产能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1上半年,容百科技实现营收35.92亿元,同比增长191.7%,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491.4%。主要原因是主营产品高镍三元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约135%,高镍前驱体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上升,自供率维持较高水平,前驱体板块经营利润环比增长。

容百科技近期收到相关部门复查合格准许恢复生产的通知,余姚小曹娥分公司第三、四车间已经正式复工生产,公司前驱体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年利润有望进一步增长。

三元材料的主要原材料是三元前驱体和碳酸锂/氢氧化锂,原材料成本占三元正极材料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超80%,高镍三元材料的原材料成本更高。

一旦原材料大幅涨价且供应紧缺,三元材料企业将面临极大的成本控制和采购压力,产品毛利率和单吨盈利空间都将受到极大影响。

在三元正极材料产业链中,金属冶炼—前驱体—正极材料的资本回报率依次降低,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可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根据测算,上游冶炼端、前驱体、三元正极的资本回报率分别为40%、30%、14%。

这意味着三元材料企业从正极材料向上扩展至前驱体,再扩展至金属冶炼的一体化布局可以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从原材料出发更容易挖出降本空间,从而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随着后期各公司技术水平趋于一致和下游降本需求明显,正极材料企业对电池企业的议价能力进一步降低,纵向一体化比拼成本将成为三元材料企业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目前三元前驱体行业参与者主要有上游钴、锂企业、正极企业和前驱体企业三大类。上游企业(如格林美、等)和前驱体企业(、湖南邦普)是三元前驱体市场竞争的主力,合计产能布局接近80%。

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前驱体产能布局占比较低,绝大部分依赖外购,导致三元材料企业的利润承压明显。

振华新材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由于公司聚焦于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发及生产,生产所用主要原材料三元前驱体均来源于外购,尚未布局上游三元前驱体生产业务,使得公司未赚取“硫酸镍、硫酸钴等原材料生产为三元前驱体”部分的毛利,对应使得公司三元正极材料毛利率较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低5至7个百分点。

很显然,前驱体完全依赖外购是振华科技三元材料毛利率低于同行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三元材料企业利润承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情况之下,包括容百科技、巴莫科技、杉杉股份、、等三元材料企业都在向上延伸布局,意图通过自建一体化基地提升前驱体原料自供占比,从而提升产品毛利率。

其中,容百科技加快推进募投项目临山(一期)年产6万吨三元前驱体智能化产线建设,其中1-1期年产3万吨预计于2021年底前实现部分投产,2022年底前驱体总产能达9万吨/年;华友钴业正在建设广西巴莫年产5万吨高镍型正极材料、10万吨三元前驱体材料一体化项目;杉杉股份和紫金矿业、集团合资建立合资公司,保障三元前驱体供应。

当前,三元材料企业正在通过战略合资合作、自建一体化基地等方式完善公司锂电材料产业链布局。自建三元前驱体产能将成为三元材料企业提升产品毛利和降成本的主要路径。

自2020年以来,在各系列三元正极材料产品结构中,中镍5系产品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高镍8系产品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在此情况之下,高镍三元前驱体成为了三元材料企业研发生产的主要产品,包括容百科技、巴莫科技、杉杉股份等企业都在研发镍含量达80%甚至超90%的超高镍前驱体产品,为其超高镍三元材料量产供货提供保障。

整体来看,三元材料企业的一体化布局与三元前驱体企业强化原料端布局的逻辑一致,头部企业凭借一体化布局形成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巩固其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关键字:容百科技 正极材料)

(责任编辑: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