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有道 2019年秋冬大气治理发生了哪些改变

2019-12-17 15:19:40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8年,大气污染治理在“蓝天保卫战”任务部署,进入大气污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考试现场”,以应对2020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大考试卷”。能不能拿出满意的成绩,攻克2019年秋冬大气污染治理难题成了重要的过渡阶段。

一年多的探索,大气污染治理已经确定了基本方向,再经过在“答卷”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巧,为了打好2019年的秋冬大气污染治理这道题,相比2018年,秋冬大气污染防治在手段和思路上等均发生了改变,具体包括哪些呢?

变化一:拒绝“一刀切”,首次提出绩效分级限停产

今年生态环境部规定要求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15个重点行业,按照生产工艺、污染防治技术、运输方式和末端排放浓度等进行分级,分为A、B、C三个等级进行错峰生产。原则上在重污染天气对A类企业不做限停产要求,而B、C两类企业的涉气工序等会在重污染天气限停产,对其他环节影响较小,确保既保蓝天又保订单双赢。

在此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出台相关指导方案,对15个重点行业启动应急减排预警,要求各个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应急减排方案,实行清单化管理,按照天气情况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级预警,据此清单内的企业轮流或季节性停产,差异化管控,既是对治污效率高的企业的鼓励,也是对环保治理“后进生”的鞭策。

变化二:超低排放企业深度治理,分门别类统筹全流程管控

超低排放在2019年治理更深度、行业不再局限于火电和钢铁等,水泥、非电行业的烟气治理也越来越被重视。近年来,各地方钢铁、水泥行业按照自身特点纷纷制定了超低排放限值,有些地方的标准甚至严于地方标准。

另一方面,对钢铁、水泥等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具体到了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序,统筹生产到运输的整个环节,进行全流程、全过程的环保污染治理。此外,还根据排放特征,针对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大宗物料产品运输等提出了具体的排放要求和相对应的管控措施,综合失策确保各个环节实现排放。

上述两个变化意味着,工业企业在确保生产质量和数量的同时,也应该顺应环保大趋势,做好污染防治,尤其是在河北在全国率先建立升天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后,“自律减排”成为进入正面清单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业企业的环保治理观念逐渐向“我要治理”倾斜,绿色化生产成常态。

变化三:治理手段更科学化,开始设置各地小目标

污染治理不仅难在不同工业企业的区别治理,还难在不同地方气候、地形等存在差异,治理重点和难度不同。基于此,今年秋冬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制定也更科学化、精确化,尤其是“散煤替代”和“钢铁超低排放”等完成目标,根据各省份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确保全国各个地方均能有序完成秋冬大气污染治理目标。

今年的散煤替代主要集中于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省份,比如山西、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并确定了具体完成的替代用户;而钢铁超低排放将把天津、山西、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等地作为重点管控对象,因地制宜,从治理的区域出发,结合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等科学制定方案,力求在青山绿水蓝天下,发展经济。

“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大气治污成效验收的收官之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将以“科学化”作为根本,坚持大方向不变,继续加大治理力度。

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大气治污措施和管控等更科学了。

(关键字:环保)

(责任编辑: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