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玻璃屡次刷新世界纪录

2018-12-10 10:47:58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世界上最薄的玻璃长啥样?——0.12毫米,几乎是一张A4打印纸的厚度。12月9日,造出世界最薄玻璃、承担《超薄触控玻璃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简称:蚌埠院)摘得中国工业“奥斯卡”大奖。

作为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关键战略材料,长期以来,超薄触控玻璃长期被美国、日本公司垄断,致使中国电子信息显示产业关键环节缺失,产业规模受到限制,电子信息显示产品价格长年居高不下,对我国信息显示产业发展以及国家战略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和制约。

“超薄触控玻璃的工艺技术复杂,需要多学科、多技术的高度复合集成,生产难度极大。同时,随着电子信息显示产品的飞速发展,超薄触控玻璃呈现薄型化和大尺寸化的发展趋势,并对产品的热学、力学、光学等性能指标以及几何尺寸、外观质量、微观波纹度有更加苛刻的要求。”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彭寿介绍说,近年来,蚌埠院通过改革科研体制、强化激励措施、打造创新平台,使资本、人才、技术充分融合,在电子玻璃高端化升级方面每年向前跨越一大步,为民族玻璃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2014年、2015年、2016年,0.3mm、0.2mm、0.15mm,每年一个台阶,2018年4月,历经2年时间,蚌埠院又成功生产0.12 mm极薄玻璃。彭寿感慨地说,超薄触控玻璃的成功凝聚了200多名科研人员和凯盛工匠的智慧与心血,突破1000多项关键技术瓶颈,研发攻坚和工程建设成为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的“加速度”。

彭寿说,0.12毫米玻璃的问世,不仅打破了蚌埠院2016年创造的0.15毫米国内电子玻璃工业化生产极限,而且又一次刷新了中国超薄电子玻璃薄型化的生产纪录,再次填补国内空白;与此同时,每年将为我国电子信息显示产业降低成本约120亿元,为国家节约外汇约20亿美元;此外,还助力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腾飞,使大众直接受惠于民族产业的崛起,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保障国家电子信息显示产业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10月,彭寿一举摘得被誉为世界玻璃行业的“奥斯卡大奖”——美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也由此成为世界玻璃技术领域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科学家。彭寿表示,中国的技术获得世界的认可,从一个侧面也印证了中国技术与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影响、体现价值。

如今,全球80%的玻璃生产线技术由蚌埠院提供,从玻璃技术走出去到成套智能装备走出去、再到中国玻璃标准走出去,蚌埠院不断带领中国玻璃向世界玻璃高地进军。

据了解,蚌埠院的业务领域已拓展至节能环保、光伏电站、智慧农业、凯盛“+能源”绿色小镇等,满足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及“一带一路”建设对关键技术、核心材料、成套装备、工程服务的需求,业务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除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之外,超薄高铝盖板玻璃也于今年4月在蚌埠成功下线。此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5代TFT玻璃基板也将在今年底在安徽投产。”彭寿称,至此,电子信息显示产业“四块玻璃”均被掌握,“实现了我国在信息玻璃领域由‘跟跑’进入‘领跑’状态。”

(关键字:玻璃)

(责任编辑: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