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色”到“绿色”——改革开放40年郴州有色金属产业转型之路

2018-11-27 9:00:57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个“郴”字,高度浓缩一个城市的特质;一个产业,引领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地处湖南省东南部的郴州市,素有“林中之城”的美名,是著名的“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改革开放40年来,郴州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有色传统产业由乱到治、由弱到强,由低端到高端发展,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循环的绿色发展之路。

凭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巨大成就,郴州相继获得“中国银都”“中国观赏石之城·矿物晶体之都”“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等众多称号。2015年起,“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举办权永久落户郴州。郴州有色金属产业,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魅力,成为湖南乃至中国与世界有色金属产业的一个新亮点。

改革风起

奏响有色金属产业“崛起之歌”

郴州,湖南的“南大门”,国务院确定的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对接粤港澳的“桥头堡”。上世纪80年代初,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郴州奏响了有色金属产业崛起之歌。

距离郴州市城区不足25公里的永兴县,境内并无银矿,但当地一批有头脑的永兴人,却凭借传承了300多年的金银冶炼回收技艺,率先办起了一个个冶炼小作坊。由最开始几十家,到最高峰时的3100多家,从业人员由数百人到3万多人。与此同时,辖内其他县市的群众也闻风而动,纷纷上山开矿办厂,全市上下掀起了有色金属发展的热潮。

然而,这样一哄而上的结果,除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外,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郴州的决策者敏锐地意识到,有色产业发展决不能以牺牲资源与破坏环境为代价,必须尽快扭转乱采滥挖与粗放冶炼乱象,才能确保有色产业有序发展。 2000年起,郴州通过关、停、并、转等措施,对全市一批重点矿区实施全面整治。非法矿点全部关停,合法厂矿统一归并,废石废渣专项处置。同时,还出台重点矿区环境恢复治理一系列制度,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使矿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对于有色冶炼加工企业,郴州市政府统一规划,在市中心城区建立了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并在每个县市分别设立工业园区,有计划地引导冶炼企业入园发展。有着“中国银都”之称的永兴县,通过兼并重组,将上千家冶炼厂整合为100余家,最后再合并成27家,并全部迁入永兴县工业园区,形成了有色冶炼企业集约化经营与规范化管理的格局。目前,郴州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172家,其中采选企业69家,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103家。

规划引领

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做大做强

尽管郴州拥有丰富的有色矿藏资源与产品优势,但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定价权与话语权。这不仅削弱了郴州有色产业的整体地位与作用,而且对湖南乃至中国有色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为全面提升郴州有色金属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有色金属产业的跨越发展,郴州出台了有色金属“五个一”战略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近年来,先后培育了金贵、宇腾、金旺等一批品牌企业,组建了一个郴州国家有色贵重金属质量检测中心,发布了一个湖南有色金属(郴州)价格指数,设立了一个交易平台——湖南八方矿业交易中心,建设了一个展示平台——郴州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为有色金属产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起,由中国人民银行郴州市中心支行、郴州市经信委创建的湖南有色金属(郴州)价格指数研究中心和指数网相继投入运行,向全球发布钨、铋、锑等11种有色金属价格指数及景气指数。5年来,湖南(郴州)指数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了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新航标”。

目前,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已逐步形成集采选、冶炼、精深加工、价格发布、质检、交易、会展、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生产规模占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产值的三分之一,是郴州首个产值破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也是全国最大的白银、铋生产基地,湖南最大的铅锌锡生产基地。在湖南省有色金属企业50强中,郴州占了28家。

金融助力

支持有色金属产业稳健发展

有色金属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有色金属产业的崛起,郴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将有色产业列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对象给予大力支持,为有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保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有色金属行情发生剧烈波动。郴州部分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弱的有色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危急时刻,人行郴州市中心支行加强政策与实务调研,积极为地方政府建言献策,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随意抽贷、断贷、停贷,并通过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对经营管理好、有技术专利、有环保资质的有色企业继续给予支持。郴州市政府还牵头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与企业转贷资金,为银企融资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变化、环保政策收紧、税收政策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郴州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适时创新信贷产品与金融服务方式,开发了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票据贴现、保理、信用证等多种形式的产业链金融业务,以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截至2018年6月末,全市有色金属企业各项贷款余额175亿元,同比增长7%。

在湖南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笔者看到员工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在当地政府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生产经营稳步发展,产值从最初的2000万元到如今的上百亿元,成为郴州首家百亿级企业,2014年在深圳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以白银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为帮助政银企各方及时准确地把握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态势,人行郴州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湖南有色金属(郴州)指数“风向标”作用,不断完善指数指标体系,加强有色价格走势研判,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发布指数周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银行加强信贷风险防控、企业合理安排生产与避险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参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郴州20家有色监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3.54亿元,同比增长30.6%;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长44.7%。

绿色循环

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向高端迈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有色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郴州始终坚持绿色循环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推进有色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迈进。目前,郴州生产的有色金属产品中,有10余种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

湖南金旺铋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铋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为主的民营企业,据董事长吴祖祥介绍,近年来公司成立了全国首家铋业研究所,每年投入巨资开展科研活动,自主创新的工艺铋深加工及含铋物料湿法预处理生产线,填补了湖南有色金属大规模精深加工领域的空白。公司拥有各类发明专利9项、授权专利37项,超细氧化铋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目前,公司铋盐产能占全球需求量的60%以上,铋制品占据全球铋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

近年来,郴州积极推动有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可喜进展。“中国银都”永兴县工业园区负责人介绍,该县通过在企业内建立小循环,在企业间建立中循环,在社会层面建立大循环,每年消化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万吨工业“三废”,可回收金、银、铋、铂等稀贵金属8600余吨,总产值达500亿元人民币。永兴县相继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全国第三批城市矿产试点县等。

为推动有色产业加快绿色发展,郴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对环保达标的有色企业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对不达标企业和产能过剩的新建项目一律不予授信,对长期亏损的僵尸企业坚决压缩退出贷款。2016年以来,全市共退出108家小型采选企业贷款9240万元。目前,全市60%以上的有色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升级,成功实现“三废”达标排放,有色金属原材料利用率达到“吃干榨尽”的程度。

信步走在郴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道上,笔者看到道路两旁绿树掩映,绿草如茵;车间里机声隆隆,一派繁忙兴旺的景象。郴州市经信委负责人对笔者说,“十三五”期间,郴州将通过加快建设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有色金属产业新材料集聚区、资源重点勘探区、技术创新先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服务创新区建设,进一步推动有色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郴州打造成为“中国有色金属之都”。郴州有色金属产业,正以其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阔步迈向绿色发展的新时代。

(关键字:郴州 有色金属)

(责任编辑: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