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国新能源车爆发的一年,各大自主和合资品牌纷纷涉足新能源车项目,而纯电动车品牌以及新的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作为自主品牌新能源代表的比亚迪虽然在年初受到了政策换挡、补贴退坡以及车型目录重审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销量有所下滑,但是随着二季度新能源车市场的逐步回温,以及不利因素的解除,凭借其拥有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比亚迪再次以强大的产品力回归了新能源宝座。
截至今年10月,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已达82859辆,占比超国内新能源同期销量的1/5,再次雄踞国内插混单月、新能源单月及1-10月累销三项冠军,进一步巩固“新能源汽车引领者”的行业地位。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比亚迪出色的表现也是源于今年整体的产品布局,所以这一期我们就来捋一捋2017年关于比亚迪的大事件。
比亚迪唐100和秦100上市,为比亚迪拉开了2017年新能源产品布局的序幕。两款全新车可谓是树立了PHEV细分新能源车型的新标杆。秦100 的百公里加速时间5.9s,百公里综合油耗仅1.2L,而唐100则是比亚迪“542”战略的集大成之作,百公里加速时间仅4.9s,配置了响应速度低至20毫秒的全时电四驱,百公里综合油耗仅1.8L。这两款以100为名的新车在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达到了100公里,更大的纯电续航里程也极大的拓展了用户0排放出行半径减少了充电频次,让“日常用电,长途混动”的新能源生活也更加符合国内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除了两款新能源车发布之外,比亚迪新提出的电动•未来”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技术实力、加快推动产品升级的同时减少用户在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车时的经济压力和障碍,这两方面比亚迪将通过政策补贴降低用户的购车压力,在日常使用方面则是通过异业联合互换资源的方式覆盖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优化用户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全过程体验,从而搭建起电动•未来生态圈。
对于如何成为爆款,比亚迪宋DM/宋EV300给了我们答案,不错的颜值外加内在的技术硬实力,当然还有不再那么高高在上的价格,补贴后17.99-20.99万元的宋家新能源俩兄弟成了比亚迪最值得入手的PHEV车型。
宋DM是比亚迪继唐100之后推出的又一款“542”战略车型,拥有混动(HEV)及纯电动(EV)两种运行模式。混动模式下,1.5TI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前后电机,最大功率333千瓦,最大扭矩740牛•米,百公里加速4.9秒和唐一样的加速表现也成为了宋DM的主打标签,这也是大多数购买比亚迪新能源消费者所看重的一点。
宋EV300则是比亚迪首款纯电动SUV,这台车搭载了永磁同步高效率高转速电机,最大功率160千瓦,最大扭矩310牛•米,百公里加速达8.9秒,相较于宋DM的加速性能表现,宋EV300更偏重于纯电动的续航里程,毕竟在国内并不普遍的充电桩/充电站布局下,充一次电能跑多远就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纯电动车的首要考虑,所以300多公里的续航里程让宋EV300更适合城市内上下班的短途通勤需求。
如果说比亚迪在新能源车方面是行业老大,但是在常规燃油车方面却只能屈居自主品牌二线,这也和比亚迪的本身产品布局有很大关系,毕竟在靠颜值的博关注度的国内市场,比亚迪的常规燃油车型设计很难谈得上出类拔萃,这也间接导致了比亚迪不得不曲线救国改从新能源市场抢占先机。
但是新能源卖的好却并不能完全挽救在常规燃油车市场的销量萎缩,宋MAX也正是比亚迪在认识到这一问题后重反燃油车市场的新产品。在SUV的需求逐渐饱和之后,比亚迪也找到了市场新的热点,MPV车型既能满足二孩政策的需求也能提供类似于轿车的驾驶舒适性,依托现有比亚迪宋平台的打造一台MPV车型也不是难事,再结合来自奥迪的新设计总监操刀,比亚迪宋MAX便成为采用全新家族化前脸Dragon Face首台车型。作为奠定比亚迪王朝系列第二代外观的重要车型,宋MAX未来也将会推出新能源版本,预计下一台采用Dragon Face前脸的将会是第二代比亚迪唐。
比亚迪展望2018年的新能源目标
在此前的广州车展上比亚迪发布了王朝概念车,也预示着将在后续进行王朝系列车型的更新迭代,比亚迪表示在2018年,将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目标提升到20万辆。同时,全球覆盖城市将由200个扩大到400个。传统燃油车达到20万年销量相对容易,但是对于新能源车来讲,全球20万的销量目标则没那么简单。夸下海口的比亚迪能否实现2018年的新能源销量目标还请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字:新能源 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