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行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结构不合理和产能过剩问题制约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日前,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龙子平在接受了人民网的专访时表示,目前全行业重点企业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足1%,技术创新能力弱,投入不足,产品技术含量、创新度和附加值低。同时,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上存在不足,高端材料也研发不够。
针对行业的弊端龙子平表示,要缩短江铜等中国铜企与国际铜行业领先者的差距,一方面要创新发展模式,加大兼并重组力度,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逐渐提升中国有色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实施采选冶加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新型材料研究,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和智能化发展,促进新旧动能的有序转换。
展望有色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龙子平称,积极寻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通过深度的协同对接,找到生产与消费链条上的结合点,形成有色行业与其他行业互动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龙子平介绍,过去五年,江铜连续五年跻身世界500强;阴极铜产量跃升至120万吨,所属贵溪冶炼厂成为全球唯一的阴极铜产能过百万吨的炼铜工厂;铜加工产能超过百万吨,产品不断向低碳、高端延伸。五年累计生产阴极铜617.4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3%;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872亿元,同比增长156%;累计实现利税总额365亿元。
江铜取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对标、提质增效、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至2016年底,江铜铜冶炼总回收率指标达到世界第一,铜冶炼综合能耗指标达世界第二。3年对标,让江铜“绿色矿山”和“绿色冶炼”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在已转入创标新阶段。
截至2016年,5家企业3年减亏10亿元。仅2016年,江铜提质增效活动就增加可量化效益3.8亿元。同时,江铜通过对标战略、全面预算管理等多重手段,全方位挖掘节流空间,使矿产阴极铜单位成本下降12%以上。按照21 万吨的自产铜金属计算,相当于每年节约2.52亿元成本支出。
龙子平表示,目前,江铜正致力于实现从技术应用型企业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转变,加速推进有色金属的采冶加项目、“互联网+”项目、“智能矿山和智能工厂”项目等前瞻性的课题。国内铜行业唯一一家获批的智能化工厂——贵溪冶炼厂正逐步向智能制造工厂靠近。
江铜表示,到“十三五”末,将实现销售收入超3000亿元,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矿业公司。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江铜将重点打造铜、铅锌、稀土、黄金、稀贵稀散金属、S化工、金融、贸易、物流、技术服务十大板块。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开展金融期货、技术交流、进出口贸易、境外投资等业务,在国际化中锻炼、成长和获利,争取早日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化矿业公司。
(关键字:江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