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颇受瞩目的福耀玻璃(600660,股吧)在美国投资10亿美元建厂,到年中却突然因为网传遭遇文化冲突而再度成为各界焦点。但可以说,国内当下除了福耀自己,没有任何人比《中外管理》更清楚这两年,福耀在美国到底做了什么?又为什么做?
就在所谓新闻曝出前一个月,《中外管理》赴美投资考察团刚刚实地走访了“新闻事发地”——身处美国中部腹地俄亥俄州代顿市的福耀玻璃美国工厂。当我们一行亲眼见证这家中国企业在原属美国通用公司一片已荒废6年的废墟上,只用18个月就建成投产可为美国汽车市场提供1/4玻璃配套需求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内心自豪感油然而生。
但我们更清楚,建成投产只是艰巨挑战的开始。为此,《中外管理》一行与福耀玻璃北美区总裁刘道川、福耀集团副总裁孙依群,一边品尝着地道的美国披萨,一边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开放式畅谈。而话题的核心,正是中国企业走向美国普遍面临的跨文化管理挑战。
交流中,我们能够感到福耀是在诚心诚意、踏踏实实地力图按照美国方式来运营这家工厂。管理是实践。福耀已做、在做的,各界通过《中外管理》应该可以看到并加以尊重。同时,在交流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福耀美国的中方管理层为实现管理美国化而每日如履薄冰的巨大压力。在前无可鉴的实践路上,福耀还在漫漫摸索之中。对此,各界应该给予这些闯荡出海的中国企业以更多的善意、耐心与支持。
从上世纪末海尔在美国建厂不温不火,到本世纪初三一在美国投资直接被总统叫停,再到近期福耀、中铁相继在美国落地投产,中国企业的挺进美国之路可以说一波三折,但始终与时俱进且痴心不改。其中跨文化管理,一直是横在中国企业面前的重大难题。
为此,除了福耀美国的跨文化实践大餐,《中外管理》同时邀请了多年研究管理与文化的北大BiMBA联席院长杨壮和商学院院长陈春花,分别就跨文化管理提出了他们的观察与忠告,作为我们中国企业“走进去”略带苦涩但绝对提神的浓咖啡。
跨文化管理这道炖菜,你和福耀一样,迟早要做,迟早要吃。
(关键字:福耀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