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动搬迁拆除工作,这意味着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与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到关键阶段,株冶集团的转型升级也开启新的篇章。
搬迁拆除计划:
据中国五矿有色控股公司副总经理、株冶总经理黄忠民介绍,本着“转移在省内,转型在市内”的原则,株冶搬迁拆除将分3阶段进行:
一、从2017年3月至年底,关停部分产能,拆除部分设施。
二、2018年1月至8月,关停拆除关键综合回收系统。
三、2018年7月至12月,停槽罐,熄炉膛,全面关停剩余部分系统,确保2018年年底关停全部产能。
未来规划:
株冶的冶炼生产拟转移至衡阳常宁市水口山地区,以全新的技术装备,建设中国五矿铜铅锌产业基地。初步规划分3期建设,产能规模为铜30万吨、锌30万吨、铅10万吨,预计投资逾80亿元。
株冶集团规划在株洲地区建设株冶管理中心,打造有色金属营销板块、新材料研发服务板块、环保技术研发服务板块,建成以锌合金、ITO系列靶材、电极节能极板材料等3个精深加工产业为代表的有色金属高端产业集群。
株冶党委书记、总经理黄忠民在2017年度科技工作大会上强调,转型工作的展开,一方面要“老树开新芽”,另一方面要“努力栽新树”。株冶的转型确立四大方向,一是构建综合冶炼示范工厂单元;二是构建铅锌基合金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化单元;三是构建节能环保产业化单元;四是构建生产服务业单元。
搬迁原因:
1、环境问题。株洲冶炼集团所在的清水塘老工业区由于重化工产业聚集、粗放式发展模式、环保意识缺乏、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金属污染和空气污染的情况极为严重。
2015年底,株洲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拆除要做到“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完成综合治理,十年建成新城”。
2、株冶集团的转型升级。为了适应株洲城区发展对环境的要求,株冶早在2012年发布的《株冶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2013-2020)》报告中就提出“转移转型”的规划口号。,确立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方针。
公司介绍及业绩:
株冶是国内最大的铅锌冶炼企业。主要生产铅、锌及其合金产品,并综合回收铜、金、银、铋、镉、铟、碲等多种稀贵金属和硫酸。
株冶集团业绩公告显示,2016年年度公司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 1500 -2200 万元。
业绩变动主因2016年公司有色金属主产品铅锌产品市场价格上涨,毛利较 2015 年同比增加,同时通过实施成本费用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了成本费用。
(关键字:株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