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色经济”

2016-12-27 9:06:02来源:齐鲁晚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目前,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生产企业已发展到8家,形成了年产阳极90万吨、阴极铜70万吨的生产能力。“有色经济”已成为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实现年产值1003.31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34%。

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规模初具,企业发展的风生水起,与开发区有色金属企业之间由过去单打独斗发展成为互通有无、抱团发展不无关系。方圆从区内企业购买阳极板,方圆的阴极铜出售给亨圆,亨圆的低氧铜杆出售给金圆、迪赛等,公司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近,原料运输靠叉车就可以完成,企业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互信关系。

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壮大和企业间的联系逐渐紧密,良好的产业环境为企业向产业深层次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企业实力逐步增强。与此同时,开发区也已基本形成了精矿、废杂铜、粗(阳极)铜“三足鼎立”的原料构成格局,保障了企业原料需求,产业发展基础越来越好。

随着开发区方圆集团、亨圆铜业、博达线缆、迪赛机电等一大批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的发展,为东营市有色金属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一位和产业链的形成打下了牢固基础。下一步,开发区将按照产业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突破原料保障、产能过剩、技术水平、资源环境等约束,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突出发展铜精深加工产业,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高值化、绿色化、规模化、链群化、全球化发展,建设生态型国家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大力推广“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进步贡献力量。

(关键字:铜)

(责任编辑: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