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彭明、陶广山、田国强3个创新工作室被甘肃省评为省内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金川集团也是此次评选中唯一有3个创新工作室入选的企业。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新形势下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有效载体。2012年,金川集团公司在各基层单位推荐基础上,以王霞、陶广山等13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劳模、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公司劳模获得者之名命名了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劳模和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发挥作用、展示才能的平台,引领广大职工围绕生产出点子、解难题。
1.彭明劳模创新工作室
金川集团铜冶炼厂彭明创新工作室始建于2012年3月,目前配备电脑、拥有自己独立练兵场所。工作室通过大量的技术攻关、创新改造,使得金川电解联动机组生产线成为国内联动机组生产线国产化的成功典范。2003年至今,由彭明主创完成的16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彭明2013年获金川集团公司创新能手,2014年获金川集团公司劳动模范,201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
2.陶广山劳模创新工作室
金川集团铜冶炼厂陶广山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2年10月,一直活跃与集团公司铜冶炼厂火法冶炼技术的优化提升中。陶广山是公司岗位成才、技术创新的典范,2005年获得甘肃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工作室探索出的利用转炉中间包余热替代柴油技术,降低了能源消耗,每年至少节约费用80多万元。
近两年,工作室共实施技术攻关课题200余项,其中64项职工技术创新、100余项职工合理化建议,7项先进操作法,全部实现成果转化,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项。
3.田国强劳模创新工作室
金川集团二矿区田国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12年10月正式挂牌。工作室在工区重点建设项目、关键技术岗位和重点生产环节,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QC活动等科技创新活动,涌现采矿技术创新成果70项,实现成果转化36项,其中申报专利1项,获公司级级奖项2项,收集合理化建议100多项。
到目前位置,金川集团按照有劳模领衔、有创新团队、有场地设施等“六有”标准,已建立起60个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劳模带团队、导师带徒、骨干带全员的方式,一个又一个有创新兴趣、发明爱好、技能专长的职工脱颖而出,成为创客,劳模创新工作室更时成为了金川职工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孵化出大量创新成果,并获得了不少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曾赞誉金川的职工创新活动,如星星之火,点燃了金川科技进步的燎原烈火。
(关键字:金川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