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季度福建省平板玻璃出口情况分析

2014-5-14 16:15:07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据海关统计,今年1季度,福建省平板玻璃出口125.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30%;价值3546万元人民币(以下简称“元”),下降14.3%;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28.3元,上涨22.5%。

一、今年1季度福建省平板玻璃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平板玻璃月度出口同比降幅逐月扩大,出口平均价格稳步回升。今年以来,福建省平板玻璃月度出口规模同比降幅逐月扩大。3月份当月出口35.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9.3%,环比增加22%。出口平均价格则连续3个月回升,当月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30.1元,同比上涨38.7%,环比上涨4.5%。

(二)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比超9成,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出口增幅显著。今年1季度,福建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平板玻璃119.9万平方米,减少33%,占同期福建省平板玻璃出口总量的95.8%。同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出口5.3万平方米,增加369.6倍,占4.2%。

(三)民营企业出口占半壁江山,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大幅增加。今年第1季度,福建省民营企业出口平板玻璃69.2万平方米,减少52%,占同期福建省平板玻璃出口总量的55.3%。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6万平方米,增加61.7%,占44.7%。

(四)主要出口东盟,对俄罗斯联邦、伊朗和香港激增。今年1季度,福建省对东盟出口平板玻璃53.2万平方米,减少27.7%,占同期福建省平板玻璃出口总量的42.5%;对俄罗斯联邦出口16.7万平方米,增加25倍,占13.3%;对伊朗出口9.6万平方米,增加27.8倍,占7.6%;对香港出口5.3万平方米,增加56.9倍,占4.2%。

二、当前我国平板玻璃行业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库存高企,玻璃价格提振乏力。今年春节长假过后,节前采取低价促销策略的玻璃生产企业纷纷提价,玻璃价格走势出现了一小轮反弹行情。今年3月以来,玻璃产能继续扩张,截至3月底,全国浮法玻璃线增加到318条,总产能为11亿重箱,实际产能达9.1亿重箱,增加15%。同时,过高的产能推高了企业的库存水平,截至3月28日,玻璃库存达3197万重量箱,创5年以来的新高,玻璃厂库存量大多达到20天产量的水平,个别企业甚至超过30天。产能过剩以及库存压力倒逼玻璃企业下调产品价格,3月份以来全国玻璃平均价格持续下滑,月末3月31日中国玻璃玻璃价格指数为976.96点,较月初3月3日下跌39.35点。

(二)下游市场表现低迷,玻璃需求转淡。房地产市场方面,今年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7956亿元,增长19.3%,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7亿平方米,下降27.4%;商品房销售面积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1%,楼市整体表现较为低迷。同时,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滑明显。今年1-2月,40个城市累计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同比下跌25%,其中,一线城市同比下跌31.4%,二线城市同比下跌12.6%,三线城市同比下跌27.9%。土地市场遇冷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或将持续处于下行通道。汽车市场方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月份经销商的综合库存系数为2.3,同比增加16%,环比增加1.4倍,合资、进口、自主品牌库存系数均超过库存警戒线水平。其中,进口品牌库存系数攀升至4,与上月相比上升1.1个百分点;合资品牌库存系数增至2.2;自主品牌库存系数与上月相比,大幅增长至3.2[7]。在下游房地产市场与汽车市场双双走低的背景下,玻璃行业恐将继续面对需求疲弱的局面。

(三)环保压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近日,在治污治霾的严厉环保政策下,各级政府针对玻璃等建材行业环保生产的硬性规定陆续出台,目前江苏、河北、新疆等省区的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方案已经省级政府批准,其他地区尚在编制或报批中。自今年1月1日起,现有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必须执行《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3-2011)中规定的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表,该表对于玻璃企业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如二氧化硫的排放限值由原先的每立方米600毫克降至每立方米400毫克[8]。此轮环保政策将促进玻璃生产企业进行燃料及设备更新换代,也将淘汰一批环保不达标、高耗能的生产线。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给玻璃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促使玻璃生产企业发展产品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玻璃。

据海关统计,今年1季度,福建省民营企业累计进出口963.3亿元人民币(以下简称“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5.7%,占同期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0.6%。其中,出口726.6亿元,下降9.6%;进口236.7亿元,增长8.7%。累计贸易顺差489.9亿元。

一、今年1季度福建省民营企业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3月份当月进出口值跌势趋缓。今年2月,福建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出现了大幅萎缩,当月进出口186.2亿元,同比下降28.9%,环比下降59.6%。3月份,福建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回暖,当月进出口315.9亿元,同比下降1.1%,环比增长69.7%。其中出口229.7亿元,同比下降2.3%,环比增长84.5%;进口86.2亿元,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39.8%。

(二)一般贸易进出口逾9成。今年1季度,福建省民营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885.8亿元,下降5.7%,占同期福建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92%。其中,出口673.2亿元,下降9.8%;进口212.6亿元,增长10.2%。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53.2亿元,下降6.9%,占5.5%。其中,出口42亿元,下降1%;进口11.2亿元,下降24%。

(三)欧盟、东盟、美国为主要贸易伙伴。今年1季度,福建省民营企业对欧盟进出口171.6亿元,增长9.2%;对东盟进出口154.4亿元,下降21.2%;对美国进出口122.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此外,对香港进出口47.5亿元,下降38.8%;对台湾省进出口45亿元,增长0.6%。上述5者合计占同期福建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56.1%。

(四)服装及衣着附件、机电产品与鞋类为前3大出口产品,进口以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为主。今年1季度,福建省民营企业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41.9亿元,下降16.8%;出口机电产品138.4亿元,下降1.7%;出口鞋类112.1亿元,增长2.5%。上述3者出口合计占福建省民营企业出口总值的57.3%。同期,福建省民营企业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30.7亿元,增长92.2%;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30亿元,增长18.8%;进口煤及褐煤9.5亿元,增长49.2%。上述资源型产品进口值合计占福建省民营企业进口总值的29.6%。同期,进口农产品32.6亿元,下降12.5%,占13.8%。

二、当前福建省民营企业外贸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一)国际贸易摩擦频发,民营企业出口受阻。今年起,我国密集遭遇国际贸易救济调查。根据商务部公开信息统计,截至3月上旬,今年以来我国共遭遇反倾销调查14起,反补贴调查4起,保障措施5起。其中,美国对华发起包括光伏产品在内的共6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巴西对华发起5起反倾销调查,此外,还有印度、阿根廷、印尼、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均发起了对华贸易救济调查。调查产品涉及钢铁、化工等领域[1]。我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而从今年以来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频率来看,今年我国贸易摩擦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我国民营企业中从事外贸经营的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一旦遭遇贸易壁垒,民营企业因缺乏相关应对经验而处于弱势地位,往往难以抵挡从而造成高额损失。

(二)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外贸型民营企业新发展方向。去年,国家政策加大了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去年8月,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目的是协调各部门优化跨境产品的海关监管,提高通关速度,方便货物进出口。汇率方面,今年以来,受到经济放缓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改前几年的单边升值态势,呈现了有升有贬的双向浮动。尤其是3月17日央行决定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由此前不超过中间价的上下1%,扩大至上下2%,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浮动更为频繁。今年1季度,人民币创下了历史以来最高2.6%的季度贬幅,几乎抵消了去年全年的升势。这给外贸企业带来眼前利好的同时,也让其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长期困扰和风险。不断扩大的汇率波动区间令企业更加谨慎,外贸接单大订单、长订单锐减,订单“短期化”现象突出。跨境电子商务在应对短单化方面,具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跨境电子商务压缩了出口贸易链条,使外贸企业能更加灵活地应对汇率波动,所节约的效率和成本部分直接转化成其自身的利润。在扶持政策不断出台等多重利好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外贸企业加入了跨境电子商务这一平台,去年我国跨境电商数量较前年增长60%[2]。跨境电子商务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劲驱动力。
  

 

(关键字:平板玻璃 出口)

(责任编辑: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