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25日上海证券报报道,《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已基本定稿并提交至工信部,经会签后将于近期发布。《规划》突出了对战略性小金属的重点支持,对钨、钼、锡、锑、稀土等战略性小金属的发展做了专项规划,并提出要建立完整的国家储备体系。 ??
小金属品种繁多、市场生态各异,难有以单一逻辑展开的统一行情,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的提出将为小金属提供难得的一致预期平台。我们预期,稀土只是国家建立稀缺战略资源调控体系的起始,随着其他小金属的深化管理提上日程,政策刺激和政策红利会持续,小金属的市场表现令人期待。??
我们收集、整理了不同品种小金属的详细信息,包括金属特点、下游消费、对应上市公司、公司资源和产能信息以及该公司涉及的股票市场概念,希望能帮助投资者在纷乱的小金属市场中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简洁的投资框架。小金属的投资逻辑《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已基本定稿并提交至工信部,经会签后将于近期发布。《规划》中除了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外,还突出了对战略性小金属的重点支持,对钨、钼、锡、锑、稀土等战略性小金属的发展做了专项规划,并提出要建立完整的国家储备体系。我们认为有必要在规划发布之前梳理一下小金属的投资逻辑和投资脉络。一样商品是如何变成投资品的呢?稀缺、内涵抑或是升值预期?稀缺只是相对,在成为投资品之前我们并不会仅因其稀缺而购买它。内涵来源于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如果商品在稀缺的同时蕴有了被人们认同的内涵,就是“金有价而玉无价”了。当然,如果仅因稀缺和内涵而收藏某物,不关注市场流通和需求变动,那是收藏家,而不是投资者,投资者还要关注投资品的升值空间。小金属已在2 年之内成了不折不扣的投资品。国家限产控出口的密集政策使人们共识了它们的稀缺,新能源新材料概念的爆炸赋予了它们内涵,最后,国家各项产业规划展现了小金属辉煌的应用前景,最终奠定了小金属成为新投资品的基础。小金属价格一路飙升,小金属板块是2011 年公司业绩最靓丽的板块之一,截止到三季度, 平均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167%。小金属的涨价会使下游深加工行业的成本压力陡增,而成本的传导有滞后性,最终产品的提价不能一蹴而就——按照这个逻辑,短期内上游小金属的表现会强于下游深加工行业。然而,纵观2011 年有色金属子行业的业绩和市场表现,虽然小金属的盈利能力较好,利润增长最佳,但市场表现远远逊色于新材料板块。按流通市值加权平均算,A 股今年下跌9.66%,小金属板块下跌12.99%,而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板块反而分别上涨3.01%和3.39%。市场并非按照事物的价值去演绎,而是按照我们赋予事物的价值去演绎。相比盈利能力和估值边际,2011 年的市场对于有色金属的投资逻辑显然更偏重主题和概念:新材料是最大赢家,相比之下业绩好、估值低的铜和黄金板块跌幅巨大。小金属和磁材在有色板块中领先,但仍未跑赢大盘。如果把今年小金属的业绩表现看作是稀缺共识的落实,那么唯有内涵和升值预期的提振,才能使市场反映出这种价值——如同新材料板块经历的那样。小金属品种繁多、市场生态各异,难有以单一逻辑展开的统一行情,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的提出将为小金属提供难得的一致预期平台。我们可以预期,稀土只是国家建立稀缺战略资源调控体系的起始,随着其他小金属的国家统一层面的深化管理提上日程,政策刺激和政策红利会持续,小金属的市场表现令人期待。我们收集、整理了不同品种小金属的详细信息,包括金属特点、下游消费、对应上市公司、公司资源和产能信息以及该公司涉及的股票市场概念,希望能帮助投资者在纷乱的小金属市场中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简洁的投资框架。面对相同的信息,投资者可能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有的看重资源禀赋,有的看重下游需求,有的看重概念,有的看重公司业绩的提升空间。无论如何,投资者可以据此作出初步判断后,转向关注领域进行深化研判。目前稀土、钨、锑都有了国家层面的停发开采勘探证、指令性开采和出口配额的限制。结合小金属十二五规划中的收储政策,两年后小金属的价格将会有较大的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