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本角逐锂电池:产业转移和融合趋势渐显

导读: 近日,业界期盼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已经报送国务院,进入最后审批程序,将于年底前出台......
关键字: 锂电池

近日,业界期盼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已经报送国务院,进入最后审批程序,将于年底前出台。

根据该《规划》,在未来十年,我国将投入10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2015年,中国将达到50万辆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届时将需要1250万千瓦的锂电池,对于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锂电池来说,无疑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或许作为这一利好的回应,8~9月报价平稳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又再次上涨。10月初,记者从多家上市公司获得证实,近期国内锂电池上游材料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而在资本市场,大量资金正在涌入锂电池产业。从外资来中国设厂到中资出国收购矿山,对锂电池的“掘金”已经展开。

中资收购国外矿山

自2009年初,国家将新能源汽车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政策利好的前景使锂电池产业在尚未成熟之时,已吸引数百家企业染指,锂电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目前,国内从事锂电池的公司由前年150家激增到600多家。

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非常看好锂电池,“如能借助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全面启动,锂电池产业将呈现几何级的增长。”目前,杉杉是世界最大的锂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在此之前,郑永刚把锂电池行业看做是从传统的服装、纺织向科技公司转型的重要路径,从1999年就开始涉足锂电池,并收购了国内惟一的碳素研究所,而当时国内还鲜有企业涉足这类业务。到2010年上半年,在杉杉股份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服装业务占49.44%,锂电业务占48.77%,而净利润构成则是纺织服装业务占25.13%,锂电池业务占到了66.90%。

近期,杉杉集团收购了澳大利亚Heron Resources Limited矿产公司部分股权,与之成立了镍钴矿项目的合资公司;并与上海航天电源技术研究所共同组建宁波航天杉杉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控股94%。至此完成了从上游矿山、中游锂电池到电动汽车终端的全产业布局。

但是真正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并不多,也引发多家上市公司炒作锂电概念。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国庆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做锂电池的厂家表面上有数百家,可真正具备整套动力电池生产能力的只有20~30家。

“浑水摸鱼者居多。”一家锂电池生产商向记者反映,锂电池行业上游门槛高,下游门槛低,有实力的去做上游,小资本去做下游。但很多企业并非是看好其前景去做的,而是炒作概念圈钱,以此从政府手中骗土地和贷款。“做锂电池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技术,杉杉集团的锂电池研究了十几年才有所突破和成绩,现在大多国内的公司都无技术可言,只是简单的拼装。”

外资来中国设厂

就在杉杉集团收购国外矿山的同时,外资纷纷涌进中国开设工厂,分食锂电池产业“蛋糕”。澳大利亚银河资源公司近日宣布,将投入1.34亿澳元在江苏张家港市建设一家中国最大的碳酸锂工厂,预计今年底开始调试,明年年产1.7万吨含量99.5%以上的电池级碳酸锂。

银河资源执行董事谢感恩对记者表示,即将出台的《规划》让他十分看好中国市场,“此前,银河资源主要运营的是上游的锂矿项目,但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而且碳酸锂行业是越做下游越有空间,因此我们以后将会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今年一系列“血铅”事件的出现,让传统的铅蓄电池行业面临大范围整改,也为锂电池带来更多机会。据悉,银河资源的工厂尚未开始生产,就已经落实了承销协议。这其中包括日本三菱集团代理的5000吨/年,也包括中国13家主要电池材料商的1.2万吨/年。

紧随其后的是日本锂电池生产商松下公司。该公司计划把日本的8家锂电池工厂压缩到4家,把产能转移到中国,明年投资7.2亿美元在苏州建设新的锂电池工厂,并用3~4年时间将在华生产比例从目前的10%~20%提升至50%。

美国威能公司也开始在中国布局,现已在苏州成立了两家公司,只生产电池成品,且其产品基本是用于对国外高端客户的出口。

过渡期漫长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究其原因是由多方面问题造成的。

一、技术和成本是直接的门槛。目前锂电池之所以未能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原因是容量、续航能力都存在问题。专家认为,技术上要完全成熟至少需要5~8年的时间。

二、锂电池成本太高。目前电动汽车发动机比传统的内燃机成本高出1.5万欧元,在未来几年,电池成本的下降速度决定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近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NEDO)发布预测,2015年日本的车载锂电池成本将下降到3万日元/kWh(约2502人民币/kWh),只有目前价格的三分之一。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在某行业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锂电池成本几近5000元人民币/kWh,2015年的目标是达到3000元人民币/kWh,即使达到这一价格,与日本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需要政府在政策规定和研发补贴两个方面出手相助。比如,规定在大城市的中心区域只能行驶电动车,对企业在锂电池方面的研发费用给予支持。锂电池属于高成长行业,生产线需要经常变动,没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和科技实力的公司是难以立足的。短期内若无国家的倾斜扶持,无法培养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企业。目前国家财政的补贴资金铺的面太广,由于资金投入分散,锂电池厂家受益很少。

四、相关产业的联动是否顺利。现在,汽车公司力推换电池的续航模式,而电网则力推充电为主的模式,标准之争日益激烈,造成国内在电动汽车充电方面的产品研发、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充电站规模太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目前我国多数一线城市没有建充电站,而一些建好的充电站也因国家标准迟迟未出的原因,陷于争议之中,多数处于闲置状态。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要真正启动,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郑永刚认为,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进入锂电行业的企业必须熬过这一段过渡期,这期间资本不够雄厚就会被淘汰出局。

核心技术是瓶颈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国不掌握制造锂电池的核心技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无法发展。

记者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获知,目前锂电池的生产可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铜箔、铝箔、添加液等附属配件。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这四个部分总共占到锂电池成本的85%。曹国庆表示,锂电池价格的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该行业还没有形成产业化。附属配件、负极材料目前国内企业已经实现批量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占电池成本约70%的电解液、隔膜与正极材料依然依靠进口,特别是在高端市场尤其突出。

隔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材料,隔膜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及安全性能。国内只有三家公司星源科技、金辉高科、格瑞恩可以做,像比亚迪、力神等知名企业依然依靠进口。曹国庆认为,目前隔膜材料市场前景看似很好,但是在国际上拥有发言权的基本上只有日本、韩国、美国以及英国几家跨国公司,这些企业垄断全球市场。目前在国内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其材料的三大核心技术专利掌握在加拿大Phostech公司和美国威能公司手中。

锂动力电池产业化的瓶颈在于其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而高端电池材料则是锂动力电池性能的决定因素。常熟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所长沙永康表示,目前锂电池的核心技术基本上处于卖方市场,核心的东西是买不来的。“电解液号称锂电池的‘血液’,而六氟磷酸锂是生产电解液的最主要原材料,其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生产技术难度非常高。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日本实现了六氟磷酸锂产业化。可是我国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主要由几家日本企业垄断。国内只有金光高科有限公司、天津化工设计研究院、天津金牛等少数企业能生产,但产能较少,品质与国外也存在很大差距。” 沙永康透露,“目前,国产隔离膜相比国外优秀隔离膜的主要区别在国产的一致性差,使用国产隔离膜会导致电池质量不稳定。”

产业布局呈转移和融合

随着竞争的加剧,我国锂电池产业的转移和融合的趋势也渐趋明显。

未来,我国锂电池产业空间将演变产业梯度转移趋势。上游的锂电池材料产业更多的集中在东部地区,高端锂电池材料“门槛”较高,北京、江苏、上海等智力密集型东部区域将继续保持垄断地位,由于内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电芯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将逐步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010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达到276.1亿元,较2009年增长37.9%。从产量上来看,2010年中国锂电池产量达到36.7亿块,同比增长33.9%。

从2010年中国锂电池产值分布可以看出,锂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同时,由于锂电池的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到了锂矿资源,因此江西宜春、四川阿坝、青海和西藏等锂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具备了发展锂电池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地区纷纷提出了适合于自身条件的锂电池产业发展思路。

锂离子动力电池成为升级方向,产业将向传统汽车城市汇集。产业链各方多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其中最典型的模式为“汽车整车厂+锂电池厂商”和“汽车零部件厂商+锂电池厂商”。北京、长春、天津、上海、合肥、广东等汽车城市将成为未来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重点布局的城市。

(责任编辑: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