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钴市方向的指引,国际MB的价格近期一直处于下跌状态。这对于库存过剩,供需不对等的国内钴市场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国际钴价下滑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不好,产品供应过剩,而采购淡季终端产品销量的走低也对钴市需求带去了压力。截止到本周三,MB高等级钴价已从月初的18.5-19.65美元下滑到了17.6-18.55美元/磅,低等级钴也从16.85-17.8美元下滑到了16-17美元/磅,而钴矿在下跌到13.4-14美元/磅之后一直比较平稳,其价格也对国内钴产品的成本以及下滑空间起到了支撑和限制的作用。
国内钴市本周整体成交清淡,需求下滑,各个品种的价格较上周都一再的走低。年初大量进口所遗留下来的库存以及厂商们不间断的生产使国内钴库存不断堆积,而此时又是采购淡季,这使得本身就无力的市场遭到了进一步的冷落,买卖双方成交兴趣索然。月初在价格上一再退让的生产商们此时也不愿再做过多的让步。一方面是自己产品的价格几乎已经接近了成本线甚至已出现倒挂,继续交易下去也只能是不断亏本;另一方面厂商认为现在钴市如此冷清,需求几乎都不存在,所以一味的退让降价实在没有太大意义。而国际价格的不断走低让一些采购商和贸易商不断挑战国内市场价格的底线,并以少量采购或者观望的心态面对市场,等待价格进一步走低。
国内电钴厂商报价从周初的29.5-30万元/吨下滑到了28.5-30万元/吨,实际成交以29万元居多。鉴于一些小厂受资金压力的影响有可能进一步降价,但受成本的支撑,价格不会下滑太多;四氧化三钴的报价稳定在21.5万元/吨,而实际成交价浮动较大。即便厂商抗跌情绪有所增强,不愿意继续降价销售,但消费商们却坚持等待低价的出现,此品种的实际成交价格目前多以区间的低价为主;氯化钴价格已下滑到6.6-6.7万元/吨,受钴矿成本支撑,大部分厂商不会再继续降价。在有厂商表示如果价格继续下滑就有可能退出市场的同时,一些大厂认为不会受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可以应对低迷的市场;钴粉厂商表示如若碳化钨的价格可以稳定下来,钴粉的就不会再有太大起伏。虽然目前需求很少,但是不想再降价,实际成交价格与报价价差很小。大部分报价在36-37万元,实际成交在36-36.5万元;钴酸锂价差较大,在22-23万元之间徘徊。由于手机市场销售不容乐观,削减了厂商对钴酸锂的采购,近阶段按需采购是对钴酸锂的主要采购方式。同时,仍有更多采购商在等待更低价格,市场需求非常清淡。
本周国内钴市一如既往的低迷让参与者对整个市场呈现出了麻木心态,对将来的走势也不抱有希望。采购商等待低价,生产商拒绝低价是本周钴市的主要特点。有参与者认为国际的价格还会继续下滑,整体钴市在下一周有可能继续维持清冷状态。观望,谨慎,逢低买入将在下一周得到映证。
(关键字: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