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将现代煤化工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注8股

2014-2-13 8:57:44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山西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昨日闭幕,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能源大省,山西首次将煤层气产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上证报报道,该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获大会审查批准。根据规划纲要,未来五年,山西生产总值目标为年均增长13%。在产业发展方面,将打造钢铁、铝、镁、铜等几大冶金基地,推进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

根据山西“十二五”规划纲要,山西将在获得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即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产品更新换代。推进山西省“7+2”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在国家确定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的基础上,增加煤层气产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根据此前山西省发改委披露,现代煤化工产业亦被视为未来山西的支柱性产业。目前山西多家上市公司在这两个领域有所涉足。

煤化工行业前景广阔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现状,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及天然气的需求逐年增加的形势下,发展煤化工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实现能源多样化,促进后石油时代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各新型煤化工项目产品在“十二五”期间的供需形势和国家推广政策,预计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前三种产品的工业化项目在国内开展示范最早,预计至2015年将分别形成300亿立方米、500万吨、1500万吨的产能规模,投资额分别达到1800亿元、1500亿元和1500亿元,是未来新型煤化工的主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各工业示范项目的实际投资额明显高于设计值。煤制乙二醇与煤制芳烃是后起之秀,后者也是石油化工“十二五”发展指南中重点推广的技术,由于乙二醇与芳烃尤其是PX的进口依赖度高,煤制品的市场空间将非常可观。目前各地在规划的项目则远远超过预测,投资额超过一万亿元。

新型煤化工也可以作为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燃煤产物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占到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85%、硝化物排放的67%、二氧化碳排放的80%、烟尘排放的70%。同时燃煤的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导致资源浪费。而新型煤化工技术经过大型煤气化(000968,股吧)、净化工艺后中间品为合成气,碳转化率高达98%-99%,在工艺前期即可集中处理灰渣、硫氮化物,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国策。

A股煤化工主要上市公司:

1、中国化学:

公司业务领域涉及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与施工,是我国化工领域资质最齐全、业务链最完整的工程公司。作为以煤化工起家的工程公司,通过技术引进及自主开发,公司掌握了包括煤气化、煤制天然气、煤制丙烯等先进煤化工技术,在传统煤化工的升级换代上也占有垄断地位,在煤化工领域占据工程设计与总承包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大量投资煤化工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签订单,2011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590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新签合同额,预计2011年新签订单在1000亿元左右,而且未来五年煤化工市场1万亿元的空间确保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发展,是受益于煤化工行业快速发展的最佳标的。

2、东华科技: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传统化工领域工程设计咨询与工程总承包。今年上半年已签大单主要为煤化工项目,新签合同额54.6亿元,已远超去年同期,预计下半年公司新签订单量将增多,保障未来收益。公司与中国化学一起几乎垄断了国内的煤化工项目设计及总承包市场。公司有在煤制天然气、乙二醇、烯烃等新型煤化工领域承接项目经验,将受益于即将出台的煤化工“十二五”发展规划。公司未来可能拿到的项目投资额较大,带来较高业绩弹性,值得长期关注。

3、丹化科技:

公司在通辽金煤的一期20万吨乙二醇项目是国内首套煤制乙二醇工业级装置,由于存在催化剂与装置问题,项目开工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下。近期改良过的催化剂已在大装置中运行,负荷率明显提升,如果今年催化剂实现成功改良,将加快通辽金煤二期与河南地区总计100万吨的5个乙二醇项目的投产进度。我国乙二醇进口依存度长期维持在70%以上,近期乙二醇价格维持高位,如果乙二醇项目取得突破,将为公司带来超额收益。

煤制乙二醇前景广阔。我国MEG产能达到249.70万吨/年,但由于我国聚酯产能庞大,我国MEG绝大部分仍来自于进口,近几年国内MEG进口依存度一直在70%以上,且呈逐年上涨的态势。较高的产品缺口为国内的乙二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期待技术突破。丹化科技是我国首套实现了工业化煤制乙二醇生产的企业,目前公司煤制乙二醇基地通辽金煤化工已经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乙二醇产品,但由于催化剂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公司装置的开工率较低,还不能实现满负荷生产,因此产品成本难以降下来,盈利水平较低。近期公司研制出了新的催化剂,并对现有装置进行了停车检修和改造,计划6月底开车试生产,公司对这次试生产具有较高的信心,技术突破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此次试车成功,公司的基本面将得到彻底扭转,并将步入快速增长阶段。

4、延长化建:

受益陕西省煤化工投资,建筑安装收入增长超预期是公司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从公司实施的主要项目来看,陕西省煤化工投资加码和大股东延长石油集团大规模建设是公司工程收入超预期的关键所在,我们预期这种势头可以持续。

公司综合毛利率9.5%,较去年同期的11.2%同比下滑较多,综合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设备制造业务由于厂房扩建出亏损。2011年上半年公司建筑安装实现毛利率9.54%,较2010年有所下降,符合我们预期;无损检测和技术培训实现毛利率31.3%和25%,完全符合预期;我们前此调研时公司预期二季度末新扩产的压力容器及配套在二季度投产,实际上需要到2011年7月份才能投产,致使设备制造业务亏损。未来制造厂投产可能是综合盈利上升的拐点。

宏观环境持续紧缩的形势下,资金可能成为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的瓶颈。与公司收入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公司收现比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的下降,宏观环境持续紧缩的形势下,资金可能成为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的瓶颈。同时,宏观紧缩意味着公司财务费用占比的上升。

5、三维工程:

市场占有较高,煤化工将成为未来增长点。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无在线炉硫磺回收工艺技术,成为国内设计硫磺回收装置数量最多、在硫磺回收领域竞争优势明显的公司,目前公司市场份额超过50%。公司承接的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硫磺回收装置的总承包项目,标志着公司在煤化工领域取得新进展,预计未来煤化工将成为公司又一利润增长点。

预计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良好。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协会预测,到2015年,我国炼油能力将达到5.5亿吨/年左右,相当于需要石油炼化行业13万吨/年的硫磺回收装置约21套。此外根据《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10年、2015年、2020年我国煤制油规模将发展到年产150万吨、1,000万吨、3,000万吨,硫回收量将达到50万吨/年。

6、中化岩土:

作为我国高能级强夯市场的开拓者,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技术研发,技术领先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设备和工艺两方面。公司在高能级强夯领域依然保持绝对领先地位,CGE1800A、CGE1800B强夯机将国内强夯能级从10000kN·m提高到18000kN·m,公司起草的《10000kN·m-18000kN·m高能级强夯施工工法》(GJYJGF100-2008)属于“国家一级工法”,是我国第一套高能级强夯施工工法。

公司技术研发储备丰富,已公告的就有4项。公司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效果初显,最近两项专利就是阶段性成果的体现。

公司煤化工项目投资规模要大得多。新型煤化工项目中,单个项目规模最小的是煤制乙二醇,通常在20亿-25亿之间,其他四类项目则动辄上百亿元、甚至数百亿元。鉴于公司在高能级强夯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预计,随着煤化工项目的大量上马,公司可能迎来承接煤化工项目的高峰期。一旦承接动辄百亿的煤化工项目,公司业绩就会爆发。

7、兖州煤业:

收购澳洲新泰克项目,规划产能1600万吨。公司公告以2.025亿澳元(合人民币14.29亿元)收购澳大利亚新泰克控股公司与新泰克控股公司100%股权,并于2011年8月1日完成交割手续。新泰克项目拥有的煤种是,高位发热量6300大卡/千克。全部为露天资源,总资源量17.32亿吨。

目前,新泰克的在产煤矿是坎贝唐斯煤矿一期工程,原煤生产能力200万吨/年,商品煤生产能力140万吨/年。二期工程计划将生产能力提升至年产原煤1600万吨,年产商品煤1140万吨。

十二五规划双倍增长:上市公司十二五规划“双倍增长”,努力争取实现煤炭产量增长两倍至1.5亿吨(10年煤炭产量为4940万吨),销售收入增长两倍过千亿元(10年收入为348亿元)。公司规划未来发展四大矿区,其中,山东矿区、内蒙矿区、澳洲矿区2015年产量达到4000万吨,陕西矿区产量达到3000万吨。本次收购主要是澳洲资源和产能扩充,目前,澳洲已经拥有澳斯达煤矿和菲尼克斯资源两公司,未来产能扩张到200万吨和2620万吨,加上此次收购的新泰克项目1600万吨,澳洲矿区产能将达到4420万吨。此外澳洲煤业预计2012年底前在澳洲单独上市,依靠澳洲资本市场达到4000万吨的规划产能。

“五年规划两步走”,前三年将重点抓好现有项目的生产建设,同时运用资本运营手段,继续寻找收购机会,为后两年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继续看到公司大量收购资源。公司已增加鄂尔多斯(600295,股吧)能化资本金至31亿元,规划收购煤矿产能2000万吨左右,实现内蒙矿区产能4000万吨的目标。

8、中煤能源:

公司近况:中煤能源股价已较充分反映了年初以来成本和增长方面的负面因素。尽管中报业绩预计相对平淡,但市场对此已有预期。往前看,下半年煤质将环比改善,2012年产量将恢复较快增长,同时资产注入值得期待。目前估值相对便宜,股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资产注入值得期待。公司在2010年报中表示,力争1-2年内将集团全资拥有的中煤进出口(产能1610万吨,实际产量1000万吨左右)注入上市公司。如果全部注入,将新增产量8%(如果注入一半,将新增4%)。我们模型包含了注入一半的假设。

长期增长有充分保障。公司2013年后增长点有和草沟(300万吨)、小回沟(300万吨)、纳林河二号井(800万吨)、母杜柴登(600万吨)以及鄂尔多斯煤化工配套煤矿(2000万吨),上述项目合计产能4000万吨,煤质好于在产矿。远期公司还有大南湖煤矿(1000万吨)。五年产量翻番(较2009年)有充分保障。

(关键字:中煤 资源量 十二五 煤化工 中国石油 石油化工)

(责任编辑:0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