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需求不畅 焦炭延续弱势

2012-11-27 9:06:54来源:北方期货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焦炭期货在2012年上半年140个交易日内存量资金基本保持在50亿元以内,暴跌接近尾声时,存量资金开始加速入场。从50亿增加到100亿元用了28个交易日,从100亿元到突破200亿元只用了26个交易日,进入10月以后基本保持在200亿元左右。

一、2012年市场回顾

1.1钢铁行业

2012年钢铁业持续低迷格局,第三季度创下2008年以来的赢利低点,短期来看,未来两个季度仍将继续亏损为主,且产量高企,中间及下游需求低迷,使钢铁业回暖弹性不足,预计钢铁业最早可能在明年第二季度才能重新实现赢利。

今年全年产能可能突破10亿吨。而今年1-10月份,全国钢产量达6亿多吨,月平均产量5000万吨,平均日产193万吨。预计今年钢铁产量可达7.2亿吨,比去年增长2.1%。初步统计产能利用率只占70%左右。

1.1.1供需矛盾再次激化

国内钢厂自8月下旬起发生较明显的减产,连续4旬日均粗钢产量低于190万吨,这也为9、10月份钢材价格的上涨提供了供给层面的基础。

但是,钢厂减产的趋势在10月份戛然而止。10月上旬,日均粗钢产量反弹4%,至192万吨,10月中旬产量更是大幅反弹至200万吨。而10月钢铁业PMI也环比大增22.4%,达到51.3%,直接表明钢厂开工率大幅提升。而行业下游11、12月进入淡季,需求可能会有一定回落,供需环境再次恶化。预期层面的因素可能也趋于弱化,未来钢价震荡回落的风险正在加大。

1.1.2钢厂库存积压严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钢材的去库存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钢厂去库存的过程仍较为艰难。按中钢协统计,10月中旬76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库存达到1104万吨,尽管在旺季效应的影响下,较8月上旬的高点下降了11%,但钢厂库存仍在高位震荡。

钢厂库存的堆积,供给层面源于钢厂减产持续的时间较短、力度不足。需求层面显示了由于终端需求的弱势,钢厂销售压力很大。

另一方面,贸易商清库存的行为也影响了钢厂的中间需求。钢厂惨淡的经营情况叠加高企的库存,使钢厂现金流紧张,预计未来仍将进一步清理库存。钢厂清库存的行为也将对未来的钢价形成压制。

1.1.3明年二季度或重现生机

展望钢铁业第四季度业绩,同样不容乐观。第三季度,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预计第四季度业绩环比将有所好转,主要是考虑:(1)1-2个月的原材料库存,第四季度使用的主要是低价铁矿石、焦炭存货,成本端将有所好转。(2)9-10月份钢价企稳反弹主要体现在第四季度业绩上。不过,在终端需求未见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结合目前估算的行业毛利水平,预计第四季度业绩改善的幅度也不大,仍将处于亏损状态,不一定能会回到上半年的水平。

钢铁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已连续4个季度亏损,行业可能在未来1~2个季度也难以实现赢利,行业低迷持续的时间在历史上是罕见的。目前只能期待这会带来行业的洗牌,使得部分冗余产能得到淘汰、产能增速得以放缓。钢铁业最早可能在明年第二季度才能重新实现赢利。

1.2煤炭行业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作用显现和国际国内需求严重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外煤炭市场再次进入到新一轮的下行调整期。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投资拉动经济力度减弱,继续严控房地产和钢铁产能过剩等,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关联行业需求下滑。

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煤炭市场需求减缓,煤价回落,重点电厂和主要中转港口库存充足。据有关部门快报统计,1月份铁路煤炭发运2.04亿吨,增长5.9%;主要港口煤炭发运5188万吨,下降2.4%。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668万吨,比3月上旬增加了547万吨,存煤可用19天;至4月5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643万吨,比2月中旬下降200万吨。煤炭价格也自5月起再度下跌,至6月中旬出现加速下跌态势,从8月底才开始逐步企稳上升。

1.2.1煤炭市场不可能再现高增长

煤炭行业过去的“黄金十年”有一个宏观的大背景,从2000年开始,我们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大幅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导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国内高速公路、房地产、汽车、重化工,高投资、高耗能项目纷纷上马,各方面因素的相互增长,生成了对煤炭的庞大的需求,致使煤炭价格节节攀升。以山东为例,过去10年一年增长50多元,10年增长了500多块钱。所以煤炭行业投资不断增长,煤炭产量更是不断增长,这也成就了我们煤炭行业十年辉煌。

目前来看,煤炭行业高速发展的宏观、微观环境都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再次迎来行业高速发展的基础已经消失,煤炭产业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不会再现。目前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都呈现出疲软迹象,类似4万亿拉动内需的大规模投资不会再有,对外出口增速放缓,国内消费能力增长缓慢。国家主动调低GDP增速,煤炭需求增长速度也会有所下降。

同时,整个国民经济转调味力度不断加大,受环境容量制约和节能减排压力的持续加大,煤炭消费领域和需求总量也在持续下行。其间,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不断发展,正在逐步改变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也导致煤炭消费总量的下降。

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动力不强、煤炭产能过剩、新能源发展迅速、节能减排力度加大,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煤炭市场不可能再像过去十年那样高速增长。

1.2.2低迷利于转调和持续发展

煤炭市场低迷有利于行业科学发展。煤炭市场的拐点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拐点,通过‘倒逼机制’和大浪淘沙,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行业安全、绿色、高效、健康发展。这也是价格的合理回归,符合经济规律。

1.3焦化行业

1.3.1焦煤市场情况

从2009年开始,我国的炼焦煤进口呈现几何增长态势,同时炼焦煤出口逐步萎缩,而作为焦炭行业上游的炼焦煤,大规模的进口对焦炭产量的供应提供支撑。而我国的炼焦煤主要从澳大利亚、蒙古等国进口,截止2012年9月底,总计进口3655.69万吨,占到去年全年进口炼焦煤(4465.87万吨)的82%,而出口仅为93.67万吨,占到去年全年的25%。由此看来,上游炼焦煤的大规模进口,使得国内焦炭的供需相对宽松。

根据港口价格监测显示,从2012年以来国内四大港口价格呈现连续调整的走势。截止2012年11月5日,天津港库提价(含税)的澳大利亚进口主焦煤焦炭为1290元/吨,而大连港到岸价的俄罗斯焦煤为1250元/吨,分别较年初下跌30%和15%。由此分析,国内炼焦煤进口数量的增加并非是下游需求的提振,而价格的下滑也使得炼焦煤进口商亏损严重。

1.3.2焦炭市场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9月份中国焦炭产量为3526.9万吨,较上年同月减2.8%,而1-9月焦炭产量累计增长3.9%,至33242.5万吨。焦炭产量虽然连续3个月出现减少,但是依旧处于历史高位区间,再加上去年尚未消化的5500万吨过剩产能,而高产能、低需求的市场结构将持续带来巨大供应的压力。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显示,2012年9月我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11万吨,与去年同期14万吨相比,减少了3万吨,同比下跌21.4%。其中1-9月份,我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86万吨,与去年同期301万吨相比,减少了215万吨,同比下跌71.4%,同时我国进口却仅有1900吨,可以忽略。焦炭出口量在2012年一直处于低位徘徊,而焦炭出口均价在400-500美元/吨,出口量价的处于较稳定波动状态,可见焦炭市场出口达到一定瓶颈期。

而天津港、连云港和日照港的焦炭总库存236.2万吨,较年初180万吨增加50多万吨。尽管钢材库存有所下滑,然而焦炭的库存尤其是天津港的库存却不降反升,较年初的130万吨增加80万吨,更是创出历史新高。未来天津港焦炭库存的变动有望成焦炭期货价格走势的风向标。

1.3.2焦化行业整合情况

今年5月4日,山西公布了《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标志着山西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全面推进。”方案”称此次山西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工作将于2013年基本完成。而从2012年到2015年,山西将淘汰焦炭落后产能4000万吨以上,总产能不再增加。独立焦化企业数量减少75%,独立常规机焦企业户均产能从70万吨提高到300万吨,全省前15位焦化企业产能占全省动态控制产能比例达到70%以上。在重组目标上,“方案”称山西将通过实施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装备水平,推进节能减排、焦化产品规模化和形成现代煤化工发展新平台。全省将打造4个1000万吨级的焦化园区、3个1000万吨级和10个500万吨级特大型企业,到2015年底焦化产业初步形成“焦化并举、上下联产”的格局。

目前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布局,提升素质,循环利用”的要求,采取关小上大、同业重整、上下联合、产业集聚、化产引领等多种途径,未来发展是走园区化建设,延伸产业链,做大深加工建设。4个工业园区选址分别是在孝义、介休、洪洞、河津。由于山西地区焦化企业90%以上是以民营企业组成的,因此兼并重组存在诸多困难。现阶段是以政府引导为主,民营企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够。另外,政府一些关键性政策仍未落实,对整合后能否盈利,倘若产生利益如何分配仍是未知数。

目前国内银行业对于“两高一资”高耗能企业信贷政策的门槛较高,审核也极为严格,部分地区甚至采取限批限贷政策,因此山西地区焦化企业很难通过银行融资的渠道获得较大数额的资金支持;另外,焦化行业近几年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经营效益低下,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只能在上下游夹缝中求生存,可谓自身难保。所以在这种状态下,虽然作为焦化整合主体,但在面对做出兼并本地其他中小焦化企业的决策前一定会显得十分的为难。山西要在2013年前完成焦化行业的整合重组的工作可谓任务艰巨。

二、期货后市分析

2.1、期现套利

按目前天津钢厂A13.5,S0.7指标焦炭汽运到厂含税价1670元/吨,火运到厂含税价1640元/吨,计算无套利机会的期货价格运行区间。

以天津钢厂焦炭采购价为参照,天津钢厂采购标准为6水8末,从天津港交割仓库运到天津钢厂的短途运费约为35元/吨,按此折算,焦炭现货月合约价格低于1635元/吨,从期货市场采购焦炭比现货市场更便宜。

现货贸易中,铁路运输的焦炭标准一般为7水8末,通过公路运输的焦炭一般按8水8末的比例执行。有的企业还执行数量加价和质量加价,在不考虑交割品级风险的情况下,一旦焦炭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交割库当地的买家可买期货卖现货的套利。再考虑交割品级风险和交割地风险,建议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60元/吨以下,买方可通过期货市场采购焦炭。

相对于买方便捷的套利流程来看,由于卖方需要注册标准仓单,交割成本无疑要高很多,主要体现在仓储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及运费上。以天津钢厂焦炭采购价为参照,按此折算,如果焦炭现货月合约价格高于1650元/吨,从期货市场销售焦炭比现货市场更合适。再考虑交割品级要求,期货至少比现货高250元/吨以上,卖家进行期现套利才有利可图。

另外从历史的期现价差走势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点,每当焦炭的期现价差超过200元并短暂持续后,都会出现期现价差的回归,这种回归,都是以期货价格的大幅下跌而告一段落。焦炭期现价差的历史走势规律也告诉我们,当二者价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是期货市场比较好的介入时机。

2.2钢焦套利

2011年焦炭上市,螺纹钢期货和焦炭期货比值主要集中在2.2附近,上半年主要分布在2.0—2.23附近且较为集中,下半年主要分布在2.1—2.5附近相对分散一些。根据统计结果,我认为焦炭与螺纹钢的合理比价区间为2.1—2.4。因此理论上说,焦炭与螺纹钢的比价一般会维持在该区间内波动,若比价超出合理波动区间,则有回归的趋势,套利机会出现。

如果当前比值属于低位区(如比价小于2.1),则采用正向套利,即买入螺纹钢卖焦炭;反之,若当前比值属于高位区(如大于2.4),则反向套利,即卖出螺纹钢买入焦炭。因为螺纹钢期货1手是5吨,焦炭期货1手是100吨,经过计算则应以5手螺纹钢与1手焦炭配对来构建套利组合。

三、后市判断

焦炭由于供应长期宽松,钢厂具有较大的定价主动权。在钢材需求增速下滑,钢材贸易商仍在去库存的情况下,钢价和钢材产量都难以出现大的改观,钢厂抑制焦炭价格的意愿仍然很强。而上游的煤炭市场黄金10年已过,炼焦煤价格也出现下滑,对焦炭的成本支撑力度减弱。基于以上判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焦炭维持低位震荡的可能性很大。从技术上看,上半年在1700-1400一线的高点和横盘整理区域存在较大压力,期焦波动将继续呈现短时间脉冲式的急速冲高,然后缓慢回落的特点。因此操作上,投资者不宜追高,在新的供需平衡未建立之前,继续保持空头思维,逢压力位抛空为上策。

(关键字:焦炭 焦炭期货)

(责任编辑:0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