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短期仍难大跌

2022-4-11 13:23:03来源:化肥市场千里眼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尿素市场主要存在着四大利空因素,一是日产同比增高;二是出口受到限制;三是化肥商业储备陆续释放;四是煤炭价格开始回落,成本支撑减弱。以上的任何一个利空都可以造成尿素价格的大幅下跌,但仔细分析,以上利空因素的影响基本对利好因素所对冲:
一、日产的增幅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目前尿素日产同比增加仅在1万吨左右,一个月也仅同比增加30万吨的尿素供应量,相比于前期巨大的结转库存减少,这点增量只是杯水车薪。

二、出口此消彼长,影响也不大

 近期仍有企业继续尿素出口的传闻,虽然出口总量收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不代表着出口归零。
  硫酸铵出口大幅增长,相当于大幅增加了尿素的间接出口。
  三聚氰胺的出口量增长凶猛,也相当于间接出口了大量的尿素。
  此消彼长,限制尿素出口带来的国内供应增量有限。

三、抛储的影响不宜夸大

去年3月份,迎来了第一批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的抛售,从此以后,尿素价格踏上了高达一年多的牛市。
  今年3月份,号称300万吨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开始投放市场,尿素价格再次出现了不降反升的局面。
  3月份是相对的淡季,抛储尚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到了旺季,其效果存疑。

四、成本支撑不是价格的惟一决定因素

  本轮全球化肥价格的上涨本质是需求的拉动,而不是成本的推升。在需求的支撑下,尿素的价格同成本的关系不大。笔者之前分析过某企业的第一季度业绩预告,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84%,再次证明成本只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上涨看需求,下跌看成本是有一定道理的。

综上,虽然少数尿素生产企业出现了累库现象,部分区域价格也出现了小幅的回落,但可能更多地是受了疫情的影响,短期限制了物流和下游的消费。

如果不做改变,继续选择以前的保供策略,笔者判断尿素价格短期之内仍然很难出现大跌的情况。虽然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到要做好化肥的保供稳价工作,但需要执行层面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从执行层面看,似乎动作并不大。

化肥的保供稳价工作喊了近一年,文件发了一个又一个,但因为缺少量化的指标,即使化肥价格处于历史最高位,说保供稳价很成功也挑不出毛病。

化肥价格迟早会大幅回落,但不希望是在农需结束之后。

(关键字:尿素 价格)

(责任编辑: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