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可能会发生影响化肥市场的两件大事:
大事一:政府可能会公布新的小麦收购最低保护价,并对秋种工作进行部署
小麦收购最低保护价一般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公布,因此下周已经进入政策公布的窗口期。
中央今年把“六稳”和“六保”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惟一一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并建立了可用近两年的战略石油储备,可见“六稳”“六保”工作总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而近期农产品期货价格大涨,不断创出近年新高,反映了市场对农产品缺口的预期,保粮食安全成为“六稳”“六保”中惟一的短板。之所以保粮食安全效果不明显,不是因为政府重视不够,而是因为:一、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粮和秋粮生产两个阶段为主,过了时间,只能等到下一个窗口;二、国内遭遇了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
会不会像石油一样,依靠进口来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呢?9月17日,发改委公布了2021年小麦、玉米、大米进口配额分别为963万吨、720万吨和532万吨,维持今年的水平不变,透露出的信号是“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人生产的粮食”,这就需要扩大国内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产量。
近期,习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量”,体现了中央对粮食安全的始终如一的重视。秋粮生产已经尾声,夏粮生产即将开始,这将是保粮食安全的另外一个重要窗口期。中国的化肥需求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看,保粮食安全工作将再次发力,化肥需求很可能在政策出台后,出现井喷式增长。
大事二、印度可能会发布新的招标
印度8、9月份尿素销量同比大幅下降,而其间进口了大量尿素,似乎进口需求没那么迫切了,近期招标放缓就是例证,那么印度后期还会大量招标吗?
印度4—7月份尿素销量同比大增了250多万吨,增加的需求可分为两个部分:透支一部分(季节提前);种植面积增加一部分(截止9月10日,同比增加5.7%;7月底是同比增加40%),两部分增量都同雨季提前有关。印度10月份开始进入下一季,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季(相当于中国的夏种),是全年用肥的最高峰。按照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特点进行分析,上一季季节提前,必然会提前进入淡季,造成8、9月份尿素销量同比下降,但同时会带来收获和新一季播种的提前,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10、11、12和明年1月份四个月的化肥用量大幅高于去年同期(正好同前面的4、5、6、7月份匹配)。基于以上推测,笔者判断印度的需求将在10月份后,继续出现井喷式增长的可能性很大,并至少维持到明年的1月份,印度大量招标采购仍可期待。
国庆节前,中国尿素企业有降价吸单的惯例,因此印度很可能选择在这个时间窗口进行招标采购。
农业政策的变化对化肥的影响将持续三到五年,而印度的招标将对短期尿素价格的走势产生影响。下周发生这两件大事的概率极大,一旦叠加,无疑是尿素的最佳采购时点,建议大家密切关注。
(关键字:化肥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