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6年建厂至今,灵谷化工已走过五十二个年头。在历史的长河里,五十二年只是弹指一挥间。
从建厂初期的年产5000吨合成氨,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年产40000吨合成氨,在计划经济时代用了整整30年;从年产40000吨合成氨到年产100万吨合成氨,从小化肥企业步入大型合成氨企业的行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灵谷化工仅用了不足20年的时间。
灵谷化工的发展轨迹,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昭示着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巨大力量,彰显着灵谷人的心路历程和精神成长。
灵谷化工的快速发展,一靠解放思想。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灵谷化工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万事之先和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不断冲破旧的思想观念的禁锢和束缚,克服和改变“习惯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使企业既好又快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灵谷化工也曾陷入低谷,组织自救的第一步,就是把原有的3MW机组扩建为12MW机组,实现了当月投产,当月盈利。化肥厂搞热电,在当时来讲,许多人不理解,认为是不务正业。而事实证明,正是这起死回生的一招,不但为企业下一步全面复产找到了钱,而且鼓舞了全厂干群的士气,使待岗在家的职工重新看到了希望,更为企业确立“热电联产”的优势埋下了伏笔。
1996年,进口化肥大举登陆,冲击了国内十分脆弱的化肥市场,尿素售价直线下跌,一年下跌了四、五百元。就在同行们叫苦连天的时候,灵谷化工却逆势而上:一面积极还贷,一面投入资金对原生产线进行扩能技改。在不到二年的时间里,相继完成了“四改六”、“六改八”、“八改十三”等一系列技改扩能项目。一系列技改后,企业达到了年产尿素15万吨的生产规模。由于产量的上升,成本和财务费用的下降,企业不仅消化了跌价减利因素,而且效益反而年年上升。在这二年里,灵谷化工把握住了在常人眼里不是机遇的机遇,从而壮大了规模,增强了实力,赢得了市场。
在一期大化肥建过程中,灵谷化工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略,在国内率先采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新开发的气化炉技术,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该技术的创新及成功应用,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灵谷化工走出的每一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突破,都是科学决策、科学发展的突破。
灵谷化工的快速发展,二靠科学决策。二十多年来,科学决策决定了灵谷化工的命运。牢牢把握政策原则、创新原则、效益原则、风险原则,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灵谷特色的、他人难以复制的发展之路。
无论处于哪种发展阶段,灵谷化工的发展主旨始终未变,那就是依靠科学决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得到新的提升,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得到新的保证。重要的是灵谷化工始终能把握住发展的时机和投入的节奏,抓住了一次次发展机遇,在每个关键的时刻,作出一次次科学决策。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二十多年里,上了这么多项目,上一个成一个,基本保持零失误,从而使企业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更新、更高的目标,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
灵谷化工的快速发展,三靠绿色理念。灵谷化工地处太湖西岸,近几年来环保容量不断被压缩,环保任务十分艰巨。环境保护搞不好,不要讲发展,生存都很困难,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好,没有环境友好,就不可能持续经营。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灵谷化工毅然淘汰落后产能,从生产工艺和源头上着手,再辅以必要的末端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污染的产生,为节能减排、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近三年,投入环保设施的资金达三个多亿,环保设施每年运行费用达4000万元,重要环保装置实现了双备份,确保万无一失。
灵谷化工能立足于江南明珠太湖之滨,与茶的世界、竹的海洋共存,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发展。
灵谷化工的快速发展,四靠改革创新。体制创新是企业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灵谷化工进行体制改革,顺利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变,法人治理结构得到了完善,形成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二十多年来,通过对生产经营机制的不断总结、完善、创新,基本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使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创业激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科技创新是时代的大趋势,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二十多年来,灵谷化工着眼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核心竞争力上求突破,向节约资源要发展,向科学技术要效益,确保了企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坚持技改不停步,积小胜为大胜;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三废”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变废为宝;合成创新的功效在笫一套大化肥项目上得到了充分发挥,企业真正实现了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笫二套大化肥项目与笫一套大化肥项目相比较,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国内外一流的设备、工艺和技术的成功运用,实现了一期、二期大化肥优势叠加,能源优势、环保优势、成本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灵谷化工的快速发展,五靠精细管理。先进的技术不等于先进的成本,掌控一个现代化的装置比引进一套装置更难。二十多年来,灵谷化工始终在寻求一条既坚持扁平化、用人效率高,又能快速反馈、领导掌控全局、同时能充分发挥各级积极性的管理创新路子,而精细化管理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管理就是配置资源,管理精细化就是配置资源的高效化,就是追求效率的最大化。管理精细化重点在于成本管理与生产运行管理。在成本管理上,灵谷化工主抓成本细分,实施成本倒逼,落实责任、拟定制度、绩效考核。在运行管理上,灵谷化工主抓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艺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抓有效开工天数。一句话,就是要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钱能生钱。
灵谷化工的快速发展,六靠风险管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管控风险,就会给企业带来伤害甚至是灭顶之灾。二十多年来,灵谷化工除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规避风险之外,主抓二方面工作来管控风险。
一是坚守环保、安全底线,为企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巩固、提高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水平,“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指导思想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大化肥装置连续多年保持安全、环保高质量运行;自备锅炉脱硫、脱硝装置运行稳定高效;固废物处理基本解决;二氧化碳回收保持了高水平;多年无重大设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二是降“杠杆”、防控金融风险。二十多年来,灵谷化工一直实施的是保守的财务策略。不管市场如何变幻,头脑不发热,不冒进,不搭花架子,合理利用金融杠杆,适度负债。合理的负债,使灵谷化工既赢得了生机,又赢得了信誉,不但再发展融资困难小,而且使企业的技术改造、后续发展能力、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得到了加强。
灵谷化工的快速发展,七靠上下同心。上下同心,其利断金。二十多年来,灵谷化工始终以和谐共进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和谐的理念认识问题,以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以和谐的方式处理问题,坚持把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根本上维护了企业的整体利益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让职工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从而进一步和谐了劳动用工关系。认同灵谷文化,认真负责,以企业利益为先的员工是灵谷最大财富。可喜的是,经市场风雨的不断洗礼和锤炼,灵谷化工不但在规模、装备、品牌等方面,在行业内确立了自己的优势,而且培养了一支敢于创新、敢于担当、在竞争中肯学习、能吃苦、懂技术、善经营、懂管理的队伍。
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节约发展的精神已经深深植入灵谷人的骨髓里,渗透到每一项生产经营和发展活动中。艰苦奋斗已成为灵谷化工的“家风”,节约发展已成为灵谷化工的发展理念,成为防范企业风险的主要手段。
灵谷化工的发展历史是一部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不断追求精进的历史。灵谷化工依靠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使企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前,我国氮肥行业已经进入“洗牌”期,产能过剩、低价竞争、适者生存、建立市场新秩序,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规律。目前氮肥行业还谈不上深度“洗牌”,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但这个过程不会很长。价格、行业开工率、煤价、市场刚性需求等因素,决定了优势企业的存在空间。融资环境差,实体经济借不到钱;技术改造周期长,许多企业熬不起;环保政策的制约等因素,使得落后产能难有翻盘机会。这一切,对灵谷化工来讲都是机遇。因为灵谷化工已经走过大部分企业尚未开启的路程。
灵谷化工的理想是:把传统做成经典,打造百年灵谷。灵谷化工的目前定位是:专心致志做现在的事,积极慎重规划未来。专心致志做好现在的事,就是灵谷化工的近期战略,主要抓手就是要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引领未来。我们的近期战略就是稳生产、优结构、推技改、抓市场、保原料。
发展没有休止符。通过前期对节能减排、提升成本优势、产品品种结构改变、能源合理匹配等方面进行的深层次、全方位的调查研究,灵谷化工决定花10个亿对一期大化肥装置进行彻底的技术改造。该项目现正积极推进,预计将于2020年完成。
该技改项目的建成投运,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合成氨工业大型化进程,并提高大型合成氨装置的自主化程度,对促进我国合成氨工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示范意义。项目建成后,可增加130万吨尿素水溶液环保型产品,新增销售收入10亿,新增利税4亿,新增税收1亿。该项目实施成功后将进一步提升灵谷化工的节能环保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走进新时代,面临新环境,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灵谷化工对未来充满信心,通过一代代灵谷人的传承接力,百年灵谷梦一定能够实现。
(关键字:灵谷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