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进入收尾阶段,“帝都雾霾”可谓常伴左右。如此窘相不得不令人怀疑早在春节长假结束便公布将在
供求局面未至悲观
承接二月下旬国内尿素行业开工率快速回升,下游市场悲观情绪加重,各地尿素报价均有不同程度回调。截止至三月上旬,山东、河南、河北等传统尿素主产区的出厂报价跌幅已达80~100元/吨。从中不难发现,正如大多数业内人士所言,尿素市场利好因素似乎只有低开工率,但利空因素却在悄然增多。
据行业媒体统计:随着冬季“气荒”结束,气头尿素企业加速复产,全国范围的尿素开工率已回到了55%的水平,较节前45%提高了10个百分点,对高价尿素造成危险。而就本轮政策限产吗,在未完全统计的情况下预期将令开工率重回50%左右(诸如,山西兰花、山西天脊、山西天泽、山西晋丰等企业已停车)。
当然,尿素下游胶合板以及复合肥企业同样受到环保政策影响,推迟复产也就意味着尿素工业需求疲软。但仅从春耕农业需求角度考虑,放缓的供应量有望提高农资公司采购积极性,即便经销商维持随采随销的低库存操作模式,尿素价格也存受益反弹动力。本着尿素干扰因素繁杂的一时一议思路分析,上周悲观情绪暂可释怀,且不乏炒涨空间。
出口作罢再提进口
从年初开始,尿素外贸便一直被业内热议,总在出口和进口的问题上徘徊不定,国际市场以往作为标杆的作用也已无从谈起。事实上,就在
论及尿素进口,综合考虑1%的尿素进口关税、11%的增值税、港口卸货清关等杂费、散货灌装包装费、内地短倒运输费等(不做详解)。某知名贸易商坦言,即使中国到岸价降至250美元/吨,且山东尿素出厂价高于1950元/吨,操作尿素进口的利润空间也微乎其微。更何况部分经销商通过某农、某化采购,则还需缴纳代理费。由此看来,进口尿素远没有转港贸易那般轻松,至于其利润的诱惑力,仍有待后市进一步观望。
综上所述,受益于环保政策,尿素企业开工率或有一定下调,一定程度上刺激农业春耕需求启动,经销商采购或促使工厂报价上调。虽然此番政策行情被大多数业内人士誉为“两周期”,但作为尿素企业来看,显然不愿放弃任何一次炒作涨价的机会。至于之后农需释放规模以及工业需求能否接力赶上,暂无过多考量。另外,尿素出、进口问题确有瓶颈与鸡肋的讨论,相信短时间内暂无规模可言。预计下半月国内尿素主产区出厂报价将盘整于1950元/吨左右。
中华商务网 杨卢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字:尿素 尿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