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标”即涨已成惯性思维
印度NFL公司
内需疲软难掩风险预期
国内尿素主流出厂价自9月初1450元/吨,一路保持震荡上扬走势,截止10月底的主流出厂价已报到1750元/吨。在经销商看来,对于常年经营利润仅在20元/吨上下的尿素而言,这300元/吨的涨幅本身就意味着操作风险,何况是在传统农业需求淡季。据小编观察,自尿素涨价以来,除中小型经销商存在赌后市备肥以外,大型农资公司普遍维持按需采购的模式操作。即使在尿素上涨过程中,价格出现过数次窄幅震荡,这些大公司依然没有明显的抄底举动。由此可见,虽然当前尿素市场利好因素被广为认可,更有国际市场需求“保驾护航”,但高价尿素依然没能掩盖其在后期市场的操作风险。
尿素市场仍存不确定因素
第一,环保检查常态化。“十九大”会议闭幕是否预示着晋、冀、鲁、豫地区在此期间停减产的尿素企业能迅速全线复产,答案显然是未知的。毕竟“2+
第二,客观面对尿素出口。印度连续招标的行为已令全球贸易商几近疯狂,国际报价普遍在270美元/吨以上,中国尿素货源有幸连续两次的“入围”,再度引发集港热。作为缓解近期内销压力的集港操作,促使尿素港存总量增至60万吨以上,而高价港存意味着后期有限的成交及外商的博弈还盘预期。
第三,尿素供应面存变数。除上述因环保检查,“十九大”停减产的尿素装置外,还有一部分因前期液氨利润更高而减少自身尿素产量的企业。随着近期液氨降价,或将再度扩大尿素产量。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整体农业需求受累于高价尿素,主产区出厂报价普遍在1740~1780元/吨。显然高于下游厂商淡季备肥的心理价位,但由于所谓的利好不断,行情高温难降,令大多数经销商望而却步。针对此时内需的疲软,一些分析人士开始预言后期可能出现的集中采购。但就当前情况看,如尿素价格继续维持高位,“十九大”期间控制在50%以下的尿素企业开工率也将明显提高(毕竟尿素企业环保达标率高),而其下游胶板行业以及部分复合肥企业的仍会受限于环保政策。与此同时,尿素出口虽被业内看好,但预期总量有限,况且还有超过60万吨的港存待销。也就是说,当前高价尿素仍将面临农业内需的博弈,部分大农资公司在当前风险价位上暂不急于冬储。反观经历过数轮炒涨的尿素行情,此时则应寻找更恰当的价格参标加以理性调整。以当前业内讨论的供求面、成本面、政策面为基础,尿素回调幅度暂未被看至1600元/吨以下。
(关键字:尿素 尿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