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8月中旬,国内尿素市场颓势未改。月初局部地区展现出来的农业补采需求喜人般的将山东、河南等地尿素出厂价小抬30~40元/吨,引发业内关注。此番工厂提价让下游厂商纠结于是否抄底备货的同时也不免招来分析人士对行情的质疑,最终难违淡季大趋势,尿素价格再度失利走低。从行业整体来看,短期或者说8月份内,尿素市场难见一丝利好。
产能淘汰过慢拖累市场
自小编入行将近十年的从业历程中,尿素行情分析中便一直伴随着产能过剩,淘汰产能的话题也一直挂在嘴边。如今看来,虽然有退出的尿素产能,但也不乏新装置能的加入,使得尿素行业产能净值不减反增。截止2015年底,全国尿素在产企业总产能8000万吨左右。而产能过剩给行业本身的影响越发严重。起初表现或许还只是“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直到演变成“旺季也淡,淡季更淡”的局面。尤其是2015年底到2016年上半年这段时间,尿素市场长期缺少利好,导致出厂价格持续走低。据统计,超过90%以上的尿素企业属于倒挂亏损的状态,加上国家对尿素企业优惠政策的各项收紧,业内不约而同的意识到这将是尿素产能淘汰的最佳时机。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期2016年二季度便会有1/3的尿素产能因资金链断裂而永久性关停,并对降产以后的尿素市场进行了初步的价格展望。然而时至8月中旬,绝大多数的尿素企业在经历了一轮交替停车之后再度复产,而且近期安排停车的尿素企业依旧表示会再度开车。至此,之前那些预测合理淘汰尿素产能并对尿素涨价报以期待的分析者们确已大跌眼镜。事实上,尿素产能淘汰进度过慢也对本应反弹的尿素行情带来了新的看跌空间,并进一步拖累市场。
尿素内需不足市场预期
从7月下旬开始,业内便期待复合肥企业7月底到8月初的传统秋季肥生产给尿素带来新的内需支撑。但直到目前,这轮预期的尿素行情也未见启动,虽然不少人称其为“暂且推迟”。但以小编从市场上了解的情况看,这波刚需还是个未知数。复合肥企业生产秋季肥多为高磷肥,其中对氮含量的原料选取较为宽泛,而为尽可能的压缩成本,则会趋向于更具性价比的小氮肥。相较1000元/吨以上的尿素来说,硫酸铵或者氯化铵更显抢手。以硫酸铵为例,本就属于煤化工产业副产品,各地货源分布均衡。往年硫酸铵销路以复合肥厂、稀土行业为主。但由于今年稀土行业停产情况较多,硫酸铵可以更好的以300元/吨左右的低价供应复合肥企业,虽然其氮含量仅为22%,但从生产高磷肥以及性价比考虑,尿素内需量或将被更多的替代。正因如此,相关知情人表示复合肥企业8月对尿素的需求利好已可忽略。
尿素外贸拉低国内对标
上周,一则印度尿素招标再次引起了市场关注,消息称印度MMTC发起新一轮尿素采购招标,与IPL刚结束的招标类似,指定港口,采购量仅为12万吨,8~9月船期。然而这并非此前业内所期待的50万吨的招标。所以一些分析人士将此番招标视为上一轮招标的后续补货行为。并继续对9月或将迎来的40~50万吨尿素招标抱有期待。事实上,从上周外媒尿素报价来看,我国小颗粒尿素离岸价虽然上调至190~191美元/吨,而且国内也不乏有1110-1120元/吨主流集港价的传言,但考虑到国际尿素低端离岸价依然在180美元/吨以下,我国尿素货源在竞价方面依然无优势可言。先放下尿素能否出口不谈,单从低价集港来看,对尿素内销定价便影响颇深,尿素销售淡季期间的内销价通常以尿素集港价为竞价对标。换而言之,尿素主流产区内销价已妥妥被看到1050-1100元/吨。
综上所述,尿素内需淡季期间,企业虽严重倒挂却未见理性退市,供求过剩矛盾难解,后市竞价仍将继续;复合肥秋季生产原料采购难为尿素利好支撑;而国内厂商妥协尿素低价出口也给国内定价带来跌价预期。预计国内主流尿素产区实际低端出厂价或在本月下旬前跌至1050-1100元/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华商务网 杨卢义
(关键字:尿素 尿素价格 尿素出口 尿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