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销售周期缩水 尿素止涨终归跌势

2016-3-2 14:13:56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杨卢义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春耕内销行情看空

近日,笔者不断被行业内的朋友问到尿素出厂价能否回到春节前的水平,这似乎已标志着春耕销售期暂告一段落。有此结局虽在意料之中,但仍比之前判断的春耕或因缺少支撑提前结束来得早了些。而从上下游厂商反馈来看,似乎大家也在适应这种快节奏的“攻守转换”,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还尚未从节后首轮涨价中全身而退,便又要思考在已经开始的跌价行情中如何自保。不过,那些抱怨春耕行情过短的厂商无疑是少数,因为无论从近半年国内尿素行业的开工率看供求;还是市场上随处可见的联储联销替代淡储;又或是从年底至今因离岸价持续偏低而备受看空的出口。均未能给春耕行情提供半分利好。所以,客观评价节后业内仅依靠炒作春耕噱头拉涨尿素价格的反弹行情能持续两周实属不易。厂家方面则适时的借助节后涨价行情尽可能的结算了前期联储联销的社会库存。而从另一角度看,笔者不得不感叹一、二级经销商向终端市场铺货的速度。厂商的积极操作有效且直接导致今年北方春耕销售周期严重缩水,本来被预测一个月的涨价行情最终在两周内夭折。另外,考虑到尿素行业仍保持这70%左右的开工率,国内尿素市场将继续受供求过剩预期的影响,下游经销商在抛售库存之后并不急于补货。怀揣着对春耕行情看空心态再度与尿素企业开始了价格博弈,上文中对尿素跌价能否回到节前的猜测便是由此而生。

国际市场有价无市

一别春节前沉闷走势,国际尿素行情在2月份连续攀高,截止月底,主流供给国尿素离岸报价涨幅基本达到25-30美元/吨。我国小颗粒尿素离岸价也从之前190美元/吨一路涨至高端217美元/吨。同时,黑海离岸价也涨至217-220美元/吨,波罗的海离岸价也报出205-208美元/吨。事实上,本轮国际涨价源于美国市场启动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炒作。而据笔者了解,美国采购需求实际上也可视为“雷声大雨点小”。以至国际市场报价虽有较为明显的上调,但成交却未见好转。客观来看,当前国际尿素价格与历年同期相比仍算低价,若以常年触底价位判断,多数采购国理应毫无顾忌的接盘。但由于国际市场同样供求过剩,更是考虑到中国报价短板的存在,国际贸易商显得十分谨慎。另一方面,国际供给国也不愿以过低的价格销售,随即买卖双方产生博弈情绪,从而导致近期国际市场有价无市。据了解,最近的一单印度4万吨询价已探出210美元/吨的成交价。这显然会对国际价格有一定指导作用。同时,我国也传出了离岸价208美元/吨三月船期的订单,虽然量不大,但也激发了贸易商的议价态度。

市场消费下轮行情

随着国内春耕首轮价格止涨回落,业内重新看跌行情。涨跌转换之快确实令业内人士深感无奈,但也不难解释个中缘由。从去年四季度至今年春节前,国内尿素普遍采用联储联销方式将“库存前移”到下游市场。一旦农业市场启动,不仅会引发竞价销售,而且会迅速铺货到位。这也使得春耕旺销周期严重缩水。但客观来说,厂家本轮炒作春耕拉涨报价的策略使得最终联储结算价并不像节前预期的那样“惨”。下游经销商再次扮演了“搬运工”的角色,十分鸡肋。基层经销商则因持续观望放走了相对可观的利润空间。那么在总结春耕操作失利的经验教训之后,可以看到部分基层经销商有意抄底。至少从当前国内尿素企业未减开工率却少有提及库存压力的现实情况可以判断,下游市场除为春耕备肥外,更有一部分商家开始为夏季行情备肥。如此一来,下轮夏季旺销周期也有可能会像本轮春耕行情一样缩水。

综上所述,今年尿素春耕销售周期过短并非偶然情况,如果按照目前国内供求过剩,出厂价开始走低以及下游基层经销商有意抄底备货的状态分析。国内尿素价格或将很难回到节前价位,但夏肥销售周期以及价格方面则有可能因届时社会库存量过多而重蹈春耕覆辙。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华商务网 杨卢义

(关键字:尿素 尿素价格 尿素出口 尿素市场)

(责任编辑: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