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一次次上演着“狼来了!”的故事,行业人士也渐渐厌倦了各种传言。从目前厂家以及农资公司对出口态度来看,多数已经按12月1日高关税的应对方式操作,目前陆续到港的货积极报关或走保税,尚未发往港口的货也已经停止发运,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据传,由于发改委等机构对于明年春季用肥存在疑虑,所以此次氮肥禁出的力度较大,业内对此十分谨慎。于是乎,大家对于禁止出口以及节能减排结束后的国内尿素走势看法不一,笔者认为这一切还应由市场决定。
题目中的“市”主要指的是短期乃至春耕期间的市场供求。通过与中化、中农以及重点用肥地区的省农沟通,得出一致答案便是整体库存严重不足,尤其是南方市场,大公司基本没有存货,而本应进入淡储的东北市场大公司存货量也仅为数千吨,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尿素价格持续高位,商家感觉失去了淡储意义,迟迟没有采购;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尿素大量出口削减了企业对国内市场的供应量。此时,更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便是在节能减排结束、禁止出口、等一系列对化肥企业优惠政策出台之后,国内供求能否达到平稳。
稳物价“国十六条”中的第四条为继续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企业正常生产用电、用气供应,不得对化肥企业拉闸限电。控制化肥出口,调整化肥出口关税政策和淡旺季划分时段。切实落实化肥淡季储备政策和计划安排。
笔者对此条政策有些个人看法,首先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铁路运输问题,虽然政策提到了铁路运输的优惠政策,但并未提及保证运力,相反却在第五条中强调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也就是说:铁路运力要先保能源。而众所周知,铁路各局多在年底之前完成了全年运输任务,车皮本来就很少,此时再优先为煤电油提供,如果再赶上春运,后期尿素发运简直是难上加难。难怪尿素主产区企业普遍看好吉林、辽宁、江西等需要从省外采购的地区。
其次就是保障化肥企业正常生产用电、用气供应,本人暂持怀疑态度,原因就在于有目共睹的西北、西南缺气问题。据了解,四川、云南、宁夏等地尿素企业由于天然气供应不足,开工率严重下滑。川化、云天化这类大企业仍在停车,难免不使人担忧政策的实施难度。另为,山西晋城等地供电压力依然较大,很难提高生产负荷。
另外,捎带说一下原料煤,这已是近期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主要还是因为其过快涨价超过了企业预期,按目前1600-1700元/吨的主流到厂价核算,每吨尿素成本至少要超过1900元,个别企业成本甚至达到2000元以上。致使部分地区节能减排虽已结束,但高成本却仍在抑制厂家的开工率。
综上所述:政策方面暂时没有对化肥市场进行把空的能力,而国内尿素走势更需要从市场供求考虑,重点地区的市场库存不足以及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的企业开工率均为市场点亮了涨价信号。笔者认为:近期由于内销不畅,尿素价格有可能出现小降,但长远分析,涨势依旧明显。
(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华商务网 杨卢义
(关键字:尿素 尿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