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月评:出口、减排促行情反弹 过度炒作诱发新一轮跌价

2010-8-31 17:31:14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行情回顾:

本月国内尿素行情整体保持上涨趋势,只是到了月底,局部地区出厂报价略显虚高,存在高报低走的现象。从价格方面来看,月初国内重点产区出厂价在1520-1550元/吨,之后受到出口、限产因素拉动,价格一路上扬至1680-1730元/吨价位。最终由于炒作意味太过明显,多数企业高端报价无人问津,因此引发了新一轮降价。但据了解,随然高报价极少有成交,但山东、河北等地实际出厂也能达到1650-1660元/吨。同月初相比,依然有不小的涨幅。整体来看,目前华北以及华东南部实际成交价在1610-1640元/吨;华东以及华中地区成交在1750元/吨左右;西北、东北地区有价无市;西南地区略有上涨,出厂价在1670-1750元/吨。就成交而言,华北1610元/吨的价格可以成交,并且为大公司采购;而华中、华东高价成交稀少。东北、西北处于淡季,基本没有成交。总之,月内华东、华北企业出口量较多,为行情反弹提供拐点,下旬的节能减排政策为尿素涨价提供了动力。

影响因素:

尿素出口:印度招标使得国内贸易商蠢蠢欲动,虽然从中标书上只能看到中化出口8万吨,似乎与大家预期的50万吨有很大出入,但最终我们发现,那些中标的外商货源地依旧是中国,换句话说:无论是中化或是国际贸易商,最终还是有超过50万吨的尿素从中国采购。而且,由于国内现货价格远远低于前期港口存货价格,外商毫不犹豫地选择从企业采购。因此,山东、河北、山西包括江苏一些,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便谈成了30万吨左右的出口合同。就此打响了国内价格的“翻身仗”。华北、华东地区的出厂价一周之内涨幅可达100元以上。按中国离岸价275美元/吨做参考标准,北方企业出厂价理所当然的挺上1600元/吨的关口。

节能减排:国内出厂均价迈上1600元之后,虽然出口较好,但按国际价格以及中国离岸价考虑,似乎1600-1620元/吨的价格已经是极限了。那之后的1680-1750元/吨的企业报价又是依靠什么呢?这就要靠节能减排来圆场了。8月下旬正是出口行情略显疲软的时候,国内价格艰难支撑。安徽便传出消息表明近期包括临泉、昊源、三星在内的几家企业因减排原因即将停产。一时间,安徽周边地区迅速涨价,但原定的停产时间一拖再拖。之后,山西晋城再传停产消息。由于此次节能减排的力度以及实施时间并未明朗,而且涉及的企业产能较大,从而催生了新一轮炒作式涨价。

国内需求:众所周知,即使出口在一个月消耗了50万吨的产量,对国内超过6800万吨的尿素产能而言也是杯水车薪。所以说,虽然目前国内价格处于高位,但后期价格走向仍要靠内需来定。就需求而言,工业用量比较平稳,年消耗量在900万吨左右,由于月均需求平稳,固不再分析;农业需求中,东北淡储以及秋季用肥可谓是不错的支撑,但目前价位较高,东北经销商在经历过近几年亏损后,很难接受超过1600元/吨的价格,近期应不会采购。秋季用肥需求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以及华中地区,而且已经临近了9月下旬-10月上旬的用肥期。这部分需求有望成为9月价格支撑。

后市看点:

节能减排:据传言,近日国务院再次派遣调查组进行有关节能减排的核查工作。根据前期安徽、山西被访的结果看来,如此消息属实,国内价格仍有上涨机会。

尿素出口:9月16日起,尿素出口关税恢复110%,国内企业本月底并没有新的出口合同,而且由于近日国际价格有所下滑,印度后续订单“花落谁家”尤未可知。因此,出口利暂可忽略。

后市预测:

综上所述,本月高价很难保住,预计9月初跌价仍会继续,高报价将逐渐向1600元/吨靠拢,而1600元/吨的价格恰好是前期出口订单的底线价格,从山东、河北、江苏等地企业仍在执行出口考虑,此价很可能成为9月上旬的甚至此次下跌行情的支撑点。随着秋季用肥的临近,不少空仓或半仓的经销商会尽快补货,国内价格也会随之企稳,甚至反弹,但由于秋季肥尿素所占比例有限,涨价幅度也不会很大。当然,影响因素还包括因减排带来的减产以及后期淡储是否有政府参与等。如无特殊情况,笔者预计9月中下旬国内尿素均价有回到1650-1680元/吨。

(关键字:尿素 尿素分析)

(责任编辑: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