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低迷遭遇供应释放 煤价继续下行

2017-5-25 8:18:58来源:和讯名家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随着炭价格的持续下跌,港口现货价格已经跌破长协价,价格的倒挂令贸易商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作为煤矿与电厂之间重要的中转枢纽地的港口动态,将更为直观的反映市场的境况。我们先从港口煤炭库存及贸易心态方面入手,诠释当前煤炭市场结构。

一、港口库存持续攀升

目前北方五港的港口堆存服务能力明显过剩,港口锚地船舶量维持低位,贸易实际成交低迷,而电厂采购的不积极更是令港口库存持续攀升。据煤炭市场网统计数据显示,截止5月19日北方五港的煤炭库存合计为1444.35万吨,较3月初增加近400万吨,增幅37% 。而CCI指标报价,5500大卡价格跌破神华长协价11元/吨,港口市场价倒挂长协价是否引发国有大型煤矿进一步降价保量?

二、坑口及港口供应端释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原煤产量2.9亿吨,同比增长9.9%;1-4月份原煤产量11.1亿吨,同比增长2.5%。而山西、陕西及内蒙古等主要煤炭产区的产量同比增加5%。煤炭的供应量是否充足?关键是看煤矿的生产意愿及国家的产能引导政策的落实情况。据了解,国内主要煤矿的坑口现金成本在150-200元/吨,坑口价格在320-380元/吨,扣除部分三项费用,估算的煤矿坑口现金利润大致100-200元/吨。而国内煤炭主产区除了山西地区遭遇环保政策席卷外,出现煤炭供应的局部短缺,造成山西煤的港口成交倒挂,诸如陕西、内蒙古等地区,环保政策落地的并未如期开展。至于山西环保政策造成煤炭短期的供应缺口,完全可以通过充足铁路和汽运运输干线将低硫低灰的内蒙古煤炭运至港口来弥补。

在环保政策效应趋弱的影响下,煤矿的高利润必然导致高开工,煤炭的坑口供应将维持平稳态势,供应的释放周期将会延续。从生产物流角度分析,坑口端的利润是否通过火运和汽运传导至港口,其关键因素是运力是否充足。长途汽运费用持续下降,自17年年初的0.76元/吨公里降至0.70元/吨公里,运费的降低表明汽车运输处于过剩结构。而历年出现火运运力结构紧张的时期,均是煤价的上涨周期叠加主要铁路运输干线的检修,当前煤价处于下跌周期中,而港口的调入量持续大于调出量,表明煤炭的坑口供应量完全能够顺畅的移至港口。

三、终端不及预期

目前终端需求的矛盾点在于水电对火电的挤压效应的持续性与火电日耗季节性攀升之间的博弈。从历年数据显示,三峡水库理论发电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自每年的4月份起,水电发电量持续走高,至8月份的峰值逐渐回落。而随着夏季到来,南方逐渐步入丰水期,水电对火电的挤压作用将逐渐加重。而市场多头逻辑的重要一点就是季节性的迎峰度夏对电厂采购的预期,目前电厂自有库存量维持相对低位,基于对后期煤价的悲观和日耗的未发力,采购意愿不积极,但是贸易商和电厂的提前分散采购已经打破季节性的采购周期,概念性的主题因素对市场影响逐渐减弱。水电对火电的挤压效应的释放叠加电厂采购的不积极,本质上反应的是电厂日耗空间将逐渐被压缩,造成供应端持续覆盖需求端,从港口库存的持续攀升也可印证这逻辑。

四、调研结论

因此,短期内煤炭现货价格将维持下行结构,而现货价格与长协价格的倒挂,势必加重国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降低长协价的意愿,如果长协价再次下跌叠加高长协量的合同兑现率,那么现货价格的重心将再次降低,造成坍塌式的下行。从期货市场的盘面来看, 1709期货价格自503元/吨反弹至530元/吨以上,期货较现货贴水幅度收窄至34元/吨。期货的盘面反弹更多的是受整体商品多头情绪影响下的修复升贴水行及电厂日耗的小幅回升影响,不具备持续上涨的逻辑和动力,建议在期货贴水幅度达到10-20元/吨时空头入场。

(关键字:煤 煤价)

(责任编辑:0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