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八大代表,扬子石化董事长、总经理马秋林说,这一重要阐述给石化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扬子石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新一轮发展不是简单地扩大规模和增加产量,而是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传统石化工业转化为现代石化工业。高油价趋势不会改变,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代表着现代化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并由此引发了石化产业资源革命,美国页岩气制乙烯、中东石油伴生气制乙烯和国内煤制乙烯的成本优势,严重冲击了传统以“油”为路线的石化企业,进行从原料资源结构到产品结构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
因此,马秋林认为,扬子石化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大力实施集团公司确定的六大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把传统石化工业转化为现代石化工业。
一是坚持以“油”为主。通过开发高效利用石油资源新技术,提高石油资源利用效率,让传统石油化工“浴火重生”。其中,利用中国石化与美国UOP联合开发的全球首套石脑油吸附分离装置已经建成,并将在年内投入运行,乙烯收率可因此提高10%;裂解碳九资源高值利用中试装置为低值资源高值利用拓展了发展空间;中国石化首套可兼用油、煤资源的甲苯甲醇甲基化装置已建成中交,正进行开车准备。这些结构性调整,都将提高扬子石化石油资源的利用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是加速煤、气、生物资源利用。中国石化煤气化示范装置基本建成;利用合成气制乙二醇使扬子石化成为国内目前唯一获得聚合级乙二醇的企业,以该技术进行工业放大装置正在湖北化肥厂建设。这些技术为扬子石化乃至中国石化建立煤化工产业链提供了技术支持;以植物秸秆为原料制丁二酸装置年内建成,其产品将应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等领域,是典型的生物环保产品;利用中国石化自主技术、以厨余(地沟油原料)为原料的制柴油装置正通过与地方合作顺利推进。这些项目在拓展资源利用领域的同时,也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国内最大、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气装置运行平稳,并与BP合资建设了下游醋酸装置。
三是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小康社会人民需要更加精致的产品。扬子石化以石油为主,兼有煤、天然气、生物多种资源共存的新格局,为扬子石化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条件;我们正以满足社会品质生活需求为目标,利用自有和周边企业原料资源,以我为主,并通过高层次合资合作等方式,延伸产品产业链,在生产大宗石化产品的同时,生产醇类、醚类、腈类精细化工产品,满足社会需求。
马秋林说,扬子石化作为中国石化骨干企业和国有特大型企业,有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道义责任,我们将层层传达学习和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率先把扬子石化建设成为一流石化企业而努力奋斗。
(关键字:产业结构 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