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油田高质量开发地热能造福地方

2021-12-2 8:14:20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在项目开发初期,地方政府不仅对我们地热能技术表示认可,更是认准了中国石油的金字招牌,第一个供暖季我们一定要‘打好样’,温暖武城百姓。”11月22日,在山东武城,冀东油田武城清洁供暖项目副组长李洪达如是说。

据李洪达介绍,中国石油首个域外清洁能源地热供暖项目——山东武城清洁供暖项目采用“取热不耗水、同层回灌”理念,设计采取“整体部署、集中钻井、规模供暖”+“分散部井,就近钻井,点式供暖”方式,项目建设全面秉承高技术标准,致力建成中国石油外部市场综合清洁能源供暖示范项目。

作为中国石油唯一获得国家能源局回灌技术认证的企业,冀东油田成功总结出了地热能开发“6大技术序列”,即地热资源评价与勘查选区工作、经济资源评价选区及井位部署方法、地热井钻采工艺技术、砂岩储层无压回灌技术、多井集输及地热水长距离输送技术、地热开发高效管控技术以及配套的18项地热能开发技术。

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冀东油田专门成立资源评价团队,与地方水文部门结合收集研究区域地质资料,确定主要地热储层目的层,研究地热场分布特征,计算资源规模,结合地面用热需求,开展可利用性研究,最终确定重点目标选区。

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武城县的水质特点,一次管网选择了耐腐蚀的玻璃钢管,最大限度地延长管线使用寿命。同时,根据当地地层特点,改进筛管结构,提高了采水量和回灌量。

“该项目实钻地质评价全部优于预期,水量、水温全部比资料显示好。”李洪达在分析试验数据后兴奋地说。

项目选取2口地热探井开展不间断的现场回灌实验,单井回灌量达到95立方米/小时,实现了地热尾水完全无压回灌。实验结果表明,武城地热的回灌效果明显优于鲁北地区其他地热项目,创造了鲁北地区砂岩最大回灌量纪录。此外,通过优化钻完井工艺,防砂筛管透水率由9%提高到15%,地热井水量最大提升至160立方米/时,实现了项目的提质增效。

据测算,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替代标煤5.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

下一步,冀东油田将按照“一代双链三步走”的系统规划,整体部署,分步推进,努力提升无碳能源供给能力和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全力打造中国石油新能源标杆企业。

(关键字:冀东油田)

(责任编辑:0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