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多空因素共存 原油大幅跳水

2014-10-9 14:39:44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廖美优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1.国际原油收盘价涨跌情况(单位:美元/桶)

日期 纽交所 伦交所 影响因素
10月8日 87.31 91.38 周三,受到美国原油库存在增加的利空打压,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格大幅走跌。
10月7日 88.85 92.11 周二,市场预测明年原油需求增速将不及预期,纽约原油期货收盘价格跌至数月新低。 
10月6日 90.34 96 周一,全球油价在上周遭大举抛售后周一扭转颓势收高,因美元大跌。 
10月3日 89.74 92.31 周五,全球油价周五延续数月来的跌势,进入熊市区域,布兰特原油期货触及27个月新低,因在美国公布强劲的就业数据后美元攀升,且进一步迹象显示原油供应未减。 
10月2日 93.07 97.7 周四,心全球供应过剩及需求相对不足的前景,而美国NYMEX原油期货则因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预期乐观而小涨。 

 

  2.2014年原油期货收盘价格走势图

 

   3.2014年OPEC原油价格走势图

 

 二、近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增加,因炼厂削减产出;汽油和馏分油库存亦增加。

截至10月3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501.5万桶,至3.6165亿桶。分析师预期为增加150万桶。美国原油期货交割地-

克拉荷马州库欣原油库存减少157.6万桶,至1892.9万桶。

截至10月3日当周,美国汽油库存增加118万桶,至2.09668亿桶。分析师预期为减少100万桶。

包括取暖油和柴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增加43.9万桶,至1.2614亿桶。分析师预期为减少110万桶。美国炼厂产能利用率为89.3%,之前一周为89.8%。当周,美国原油日进口量增加42.8万桶至771.2万桶。

2、美国经济情况以及全球经济

美国经济情况 

本周,美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总体表现良好。虽然,也有一些数据如咨商会消费信心、芝加哥PMI、大城市房价指数以及营建支出等数据表现不佳,但投资者关注的美国就业数据,尤其是美国非农就业人数表现异常强劲。表现较好的美国经济数据还包括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达拉斯联储商业活动指数、美国ADP就业人数、ISM非制造业指数等。

市场最为关注的非农就业数据具体数据,表现异常靓丽。具体显示,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24.8万人,预期增长21.5万人;美国9月失业率5.9%,预期6.1%。

在一系列美国强劲的数据公布后,美联储通讯社希拉尔森指出,美联储提前加息仍然摆在台面上,FOMC势必会在利率前瞻指引上面临左右为难的决择。

另有市场分析认为,本次非农就业人口加速增加,且9月失业率录得6年新低,或使美联储在2015年中期或更早加息。此外,鉴于非农报告是衡量美国经济健康状态最重要的指标,而本次数据凸显今年就业市场取得的进展之大,预计将在11月4日的国会选举中助奥巴马一臂之力。整体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助推美元连续十二周上涨。

全球经济情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日在其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大多数经济体仍需将“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IMF总裁拉加德近日表示,世界经济正面临拐点:要么一直维持低增长现状进入“新平庸”时代;要么制定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加快增长获得“新势头”。IMF和世界银行均认为,中国经济放缓是经济体制更加强健的表现。

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全球经济今年将增长3.3%,比7月的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这也是IMF今年以来第三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报告指出,世界经济面临的短期风险包括地缘政治局势恶化、低利率环境下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中期风险则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同时面临潜在增速下降的局面,欧元区和日本还可能出现长期停滞。该组织还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3.8%。

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表示,一些国家仍然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同时,由于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导致世界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大多数经济体仍需将“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IMF预计,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降至1.8%和2.3%,欧元区经济今明两年增速降至0.8%和1.3%,日本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降为0.9%和0.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今明两年增速分别降至4.4%和5%。

美国是IMF惟一上调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发达经济体。由于一季度严寒天气给经济造成的影响比之前预期要小,加上此后经济反弹力度超出预期,IMF将美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7%上调到2.2%,维持明年增长3.1%的预期不变。

IMF表示,尽管发达经济体实施了持续低利率货币政策,但并没有带来强劲需求。据IMF统计,2003-2008年间,全球平均潜在增长率接近4.5%,2010-2013年间降至约3%-3.5%,而2014-2018年间可能会更低。

IMF秘书长林建海表示,在没有重大技术和生产率突破的情况下,潜在增长率会降低。而劳动参与率常常在危机中大幅降低,危机过后也很难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维•斯托克顿认为,世界经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直“跛足前行”,预计弱复苏态势将成为世界经济今后几年内的常态。

布朗夏尔表示,虽然宽松货币政策不是刺激经济复苏的万全之策,但发达经济体应避免过早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支持经济复苏。新兴经济体需根据各自不同情况推动结构性改革。

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中国今明两年的增速分别为7.4%和7.1%,和此前预测相同。布朗夏尔说,从全世界来看,中国经济仍是高速增长,即使未来出现减速也是健康的增长。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得益于政府对基础设施高投资、对中小企业和保障房建设支持以及出口好转,而信贷放缓导致投资减速,以及房地产市场降温将使中国经济在明年进一步放缓。

三、后市预测

本周WTI原油价格在87.31-91.0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92.11-93.42美元/桶左右震荡。近期随着全球经济的萎缩,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跌至27个月来新低;就在我国欢度国庆的假期期间,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跌破90美元/桶,而纽约油价则在87美元/桶附近。从9月30日到现在,美原油12月份合约累计下跌超过6美元,几乎平均每天下跌1美元。截至本周三10月8日,欧佩克原油价格跌破90美元/桶,为2012年6月以来首次。主要原因是伊拉克等地区原有出口量攀升,同时美元一直走强,而需求端的中国、欧洲等地区经济疲软,导致对冲机构大肆做空原油。目前欧洲方面石油需求较为疲软,欧元区目前处于通缩状态,欧银的量化宽松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加之中国需求疲软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市场人士预计在这样的背景下,预计布伦特原油还将走低,或将试探90美元关口。连续下跌的油价,反映了市场对于供给失控的严重失望情绪。

依据目前油市来看,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依旧不佳,美国经济逐渐复苏但预期缓慢,中欧两个主要经济体局势也将疲软,或继续打压能源需求前景,而市场一直忧虑的地缘政治风险并未影响各地石油产出,全球油市供应过剩的现状仍是近期或者中长期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一大利空因素。综上,油市利好消息虽有但利空影响仍多,预计下周油价仍将维持低位运行为主,反弹力度受限。
 

(关键字:原油 原油期货 原油价格 美国原油库存)

(责任编辑: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