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地缘政治缓解且需求疲软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

2013-9-26 10:09:20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廖美优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国际原油市场回顾   

    1.国际原油收盘价涨跌情况(单位:美元/桶)

日期 纽交所 伦交所 影响因素
9月25日 102.66 108.32 周三,原油期货价格跌至近三个月低点,因此前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由于炼油厂需求减少,美国原油库存意外上升。 
9月24日 103.13 108.64 周二,原油期货价格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创八周来新低,因市场预期美国炼油厂检修将削减短期原油需求。 
9月23日 103.59 108.16 周一,原油期货结算价跌至近七周来最低,因叙利亚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及季节性需求疲软导致汽油期货价格创2013年新低。 
9月20日 104.67 109.22 周五,美国原油价格周五走低,因许多交易员在中东原油供应中断担忧缓解之际解除多头头寸,并在十月合约到期之前对本周涨幅进行获利了结。 
9月19日 106.39 108.76 周四,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意外宣布维持现有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规模不变,国际油价18日大幅走高。  

  2.2013年原油期货收盘价格走势图

  

   3.2013年OPEC原油价格走势图

  

 二、近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

1、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据纽约9月25日消息,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263.5万桶,至3.5826亿桶。分析师原本预估上周原油库存减少110万桶。

EIA报告显示,当周美国汽油库存增加21.7万桶,至2.16235亿桶。包括取暖油和柴油的馏分油库存减少23.4万桶,至1.30859亿桶。当周美国炼油厂的产能利用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90.3%。

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原油库存上周录得连续第十二周下滑,原油库存减少41.2万桶,至3285万桶。 美国原油日进口量增加34.7万桶至792.5万桶。美国汽油日需求量减少18.2万桶至884.6万桶。  

2、美国经济情况以及全球经济

一、关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有5年。世界经济开始走上缓慢复苏的道路,但有一些隐忧值得关注。主要问题在哪里呢?
 (一)当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贸易和投资在谷底徘徊,复苏动力不足,下行风险不小。先看贸易和投资。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初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201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约1.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8%,投资额再次回到2009年经济低谷时的水平。世界贸易2012年仅增长了2.0%,和2011年的5.2%相比明显放缓,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和欧元区前景的不确定性,是导致世界贸易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相较危机之初以二十国集团(G20)为代表的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当前主要经济体因复苏程度参差不齐,经贸、财政、金融等政策取向走向分化,全球宏观经济的协调与合作难度加大,这进一步增加了世界经济前景的未知与变数。

从美国的情况看,各项指标表明,经济复苏渐趋稳定,失业率也降到7.3%。美联储9月初发布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指出,受楼市和个人消费回暖带动,今年7月初到8月下旬,美国经济延续温和增长态势。但这并不等于美国经济可以高枕无忧。力度超过预期的财政整肃、可能早到的美联储加息、疲弱的外部环境和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都是美国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美国经济增速将从2012年的2.2%放缓至1.7%。

欧洲的情况更不容乐观。2012年欧元区陷入二次衰退,全年GDP下降0.6%。2013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3%,为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但除德国和法国经济向好,大部分欧元区重债国的经济依然在衰退之中。部分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银行联盟”等关键的结构性改革仍处初级阶段,欧元区要想迎来经济复苏依然前路漫长。

日本的“安倍经济学”通过印钞购买政府债券及其他资产,暂时提振了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但总体效果很有限。IMF预计2013年日本经济增长1.6%。日本政府债务GDP占比已达250%左右,如日本进一步扩大财政刺激规模,势必加剧财政负担,威胁财政可持续性和未来经济增长。

西方复苏形势堪忧,也给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新兴经济体带来了麻烦。受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10月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期的影响,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面临资本外流、增长放缓、通胀加剧等多重挑战。印度央行已加息至7.5%,仍然无济于事。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消费者。尽管2013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将温和回升至5.3%,但发达经济体增长仍将保持在2012年的1.2%,这意味着制约全球经济的消费不足问题挥之不去,全球经济再平衡和全球经济迎来真正复苏仍需较长一段时期。

二、关于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与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经济版图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出现的变化和调整。

当代国际经济金融秩序是二战后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大国协调建立的,其理念主要来自新自由主义思想,反映了西方的价值观念,也主要体现西方的利益和诉求。新自由主义思想重视国际经济金融规则中所谓的“程序正义”,只相信市场,忽视不同国家的实际国情和发展阶段,在要求各国市场向商品和资本开放的同时,未能为市场迅速开放导致的经济安全与金融稳定提供足够的制度保障。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暴露出全球金融体系的自由化、无序性、过度创新以及金融监管失效与滞后等深刻弊端,证明现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预防与调节能力的缺失和不足。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有积极作用,那就是它如同催化剂,激发了国际社会对全球经济金融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和构建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建立新规则的要求与呼声。2009年的G20匹茨堡峰会宣告,G20取代“西方主导、美国治下”的G8,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这意味着全球经济版图的重新书写,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南非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经济体,开始参与到制定国际经济金融新规则的历史变革进程之中。

G20开启全球经济秩序和经济治理新篇章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数年来这个治理平台通过设定共同目标、协调立场行动,对遏制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恶化,对世界经济走向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从长远来看,作为当今全球经济治理“最大公约数”的G20峰会机制,为“东西南北”各种力量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对话协商、务实合作的多边平台和全球经济治理的长效机制。这将在推动IMF、WB、WTO等传统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组织进行变革,解决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等深层次矛盾,重塑更加平等、公正、有效的国际经济金融新规则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全球政治经济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西方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甘拱手让渡权力,对变革态度趋于暧昧,导致G20这一全球主要经济治理平台有时会陷入“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尴尬境地。IMF份额改革迄今未能兑现,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在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尚未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 G20要想平衡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有效承担起协调全球宏观经济政策与构建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历史责任,任重而道远。

三、后市预测

本周WTI原油价格在102.66-106.39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108.16-109.22美元/桶左右震荡。受伊朗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降温及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得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影响油价稳步下跌。

主要影响因素为第三季度支撑石油市场的中东紧张的地缘政治趋向于缓解,国际油价减轻了压力。利比亚原油产量正在从几近全面中断恢复,伊拉克原油供应量稳定,美国对叙利亚打击的可能性减弱,美国与伊朗领导人可能在联大会议间隙会谈。中东局势趋向于稳定防止了石油生产和运输中断的可能性。而在此前,沙特阿拉伯已经增加了原油产量。供应量可能增强,需求季节性下降,欧洲和美国炼油厂都在季节性检修高峰时期,减少了对原油的需求。周二因市场预期美国炼油厂检修将削减短期原油需求。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价格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创八周来新低。截止本周三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价格跌至近三个月低点,因此前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由于炼油厂需求减少,美国原油库存意外上升。原油期货结算价跌47美分,至每桶102.66美元,跌幅0.5%,创7月3日以来最低结算价水平。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跌32美分,至每桶108.32美元,跌幅0.3%。

短期来看未来1个月周期内,我们仍认为油市有持续回落的空间,短期103美元附近存支撑,但10月末仍有望回落至95美元一线下方。

 

(关键字:原油期货 国际油价 原油库存)

(责任编辑: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