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重要会议积极回应热点问题稳定经济预期

导读: 会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经济工作,同时要求“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好充分应对准备”。
关键字: 经济预期

本报评论员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经济工作,同时要求“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好充分应对准备”。会议做出的这些总体判断,对于我们做好下半年工作特别是保持经济平稳有效增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次会议回应了社会各界关心的经济热点问题,其中既涉及对总体形势的判断,也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

一是对于经济增速的评价。会议认为,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这直接回答了人们对于经济减速的担忧。中央认为,通过及时加强预调微调,5月份、6月份经济增长已经呈现出缓中趋稳态势。

客观来看,目前不仅发达经济体困难重重,主要的新兴经济体也出现较大起伏。金砖五国中,二季度印度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只有5%左右,巴西的经济增长率下滑到1.2%左右,南非的经济增长率也比较低。因此,中国经济上半年7.8%仍然是比较好的速度。既得来不易,也不失后劲,不必悲观。

二是对于政策趋势的预计。会议再次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虽然自2008年抵御金融危机冲击以来,这些表述被一再强调,但不同时期其内涵还是有所变化。就今年下半年来说,重点是“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此,要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坚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调整结构的重要着力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这些表述回答了稳增长所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和主要着力点,即不会单纯依赖投资,但同时,会采取立体化措施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既不能重蹈过去过度依赖投资的覆辙,也不能简单否定投资拉动的作用。

三是对于改革事项的安排。社会各界对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抱有热望,而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也要靠改革加以保障。在部署下半年工作和迎接十八大召开的时刻,中央政治局对于改革事项的部署备受关注。

中央提出,将稳步推进资源价格、行政管理、医药卫生、财政金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施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改善投资环境。其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政策,将直接作用于扩大内需和扩大有效投资。改革还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为此,会议强调“强化创新驱动作用,推动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义地说,这也是改革的内容。

四是对房地产调控的表态。房地产调控政策向何处去,不仅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宏观调控的成败,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会议明确,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

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调控的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抑制投机炒作,保障合理自住需求的总方针。这不仅是针对今年下半年的,也是着眼于房地产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由此,我们既不要对放松投机投资性需求抱有幻想,也不要对保障合理自住需求抱有疑虑。进一步说,宏观调控的目的不是不要房地产发展,而是要促使其合理健康发展。

此次会议在阐述下半年工作时,提出了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很有新意,目的是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统一协调起来,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在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曾提出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认为,中央两次提出的四个“更加注重”,前后连贯、一脉相承,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遵循。而此次政治局会议新提出的四个“更加注重”,结合了国内外新的变化因素,更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是指导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指针。我们同时认为,这次会议对于稳定经济发展预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澄清认识、凝聚意志,引导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前行。

(责任编辑:0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