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硫磺进口量在253万吨,较去年一季度同比下降4%,而价格却同比上涨78%。除去通胀所带来的影响,硫磺价格涨幅确实惊人。一个适合投机的产品也吸引了各路人士入市。下表就每月数量与均价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
2011年 |
进口数量(千克) |
均价(美元/吨) |
2010年 |
进口数量(千克) |
均价(美元/吨) |
数量同比 |
价格同比 |
1月 |
940580507 |
174.55 |
一月 |
1016309213 |
82.04 |
-0.07 |
1.13 |
2月 |
512668785 |
172.44 |
二月 |
855916944 |
99.49 |
-0.40 |
0.73 |
3月 |
1081414729 |
196.28 |
三月 |
766124021 |
135.35 |
0.41 |
0.45 |
总计 |
2534664021 |
183.39 |
总计 |
2638350178 |
103.18 |
-0.04 |
0.78 |
2010年3月我国南方干旱,北方倒春寒,一季度进口264万吨硫磺,港口港存一般维持在200万吨,国内充足的货源支撑下游厂家对抗到岸210-220美元价位,我国采购减少,从去年5-7月份进口量减少可以看出,接单量不大,国际价格最终没能支撑住,迅速走低,到7月份低端成交至70-80美元。
今年一季度进口量为253万吨,较去年同比下降4%,但今年普光每月产量在18万吨左右,相当于增加50万吨产量。今年主要省区小麦受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肥量。目前港口港存在180万吨,我国和国际继续僵持,不同的是,供应商今年表现的很淡定,宣称如果二季度中国不采购,三季度必将增加进口量,只要二季度将货源能够转移到其他市场,保证合适库存,三季度中国大量采购还将继续推高价格。
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磷肥出口的良好预期也给国外供应商很多信心,按照出口400万吨计算,硫磺消费量在200万吨左右,只有持续进口才能满足企业需求,今年继续压制国际市场价格机会减少。
(关键字:硫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