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国内特种钢材市场月评

2021-8-5 9:05:44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吴海迪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几日,国内钢价呈现持续回落行情,螺纹、板材等产品跌幅均已在每吨百元以上,结构钢产品也下跌了10-50/吨。6月以来,国内钢市需求进入淡季,目前仍不乐观,此前市场对于限产落实后,钢厂产出减少的预期不断推动钢价上涨,而目前钢价下跌,也源于对于限产的预期。

730日,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等等。简单理解就是,会议中表示各地政府在推行限产政策的同时,不能“一哄而上”,无视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层层加码,盲目限产。7月份,江苏、安徽、山东等多地区部署了下半年粗钢减产的方案和举措,市场对此担忧情绪较高,但会议后,多数商家理解限产是否有松动的势头,不像预期中那样严格。叠加近期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升级、终端企业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黑色系期货呈现持续下跌,现货钢市交投更加惨淡,市场不乏低价出货的情况。

据数据监测,7月份国内主流结构钢生产企业产线开工负荷71.19%,较上月开工负荷持平。今年7月份共涉及6家生产企业有检修任务,累计影响当月结构钢产量约20.9万吨,而去年7月份检修产线涉及3家企业,影响月度产量仅在10万吨,可以直观看出,7月份企业产线检修是远远多于去年同期水平的,也可看出各地限产政策已经在逐步落实当中,且已初见成效,后续限产的力度及范围料将持续扩大。截止目前,还有3家生产企业计划在8月、9月开展检修活动,铁水不足的情况下,部分企业表示或将优先用于带钢、螺纹等产品,个别企业结构钢产品或计划停产至年底。

宏观面方面:1.国内外经济温和复苏,但因各国对于疫情防控举措的不同及疫苗分配不均等问题,使得各国经济恢复呈现分化。其中,中国经济有望继续增长,但环比、同比增幅会有所回落,7月财新制造业PMI降至50.3,为20205月以来最低。2.政府层面保供稳价政策不断推进,防止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供需方面,1.钢厂虽逐步落实减产政策,但目前减量依然有限,加之部分区域高温多雨天气,终端加工企业新订单少,8月下旬之前需求端或难言改观。2.随着出货持续不畅,部分钢厂库存累增,多数商家对后续产出减少预期高,商家低价出货者不多,观望氛围较浓。

原料方面,随着钢厂限产推行,铁矿石、焦炭价格呈现明显下跌,钢厂成本下滑,利润空间回涨,目前长流程钢厂结构钢产品利润空间已在600/吨以上,7月初还在盈亏线徘徊。

总体来看,随着高温天气、南方汛期等逐步结束,需求或在8月中旬过后存小幅改善预期,终端及商家有补库的需要,但需求明显改观或仍需较长一段时间,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速大概率是逐渐下降,特别是制造业整体或处于偏弱局面。多空因素不断博弈,考虑政府层面保供稳价政策持续推行,钢价难出现较大波动,后市结构钢价格或有望呈现反复性区间震荡格局,商家应紧密关注限产政策的逐步落实及下游终端需求恢复情况。

(关键字:特种钢材 月评)

(责任编辑: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