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组合拳”打通降本增效之路

2017-5-8 13:20:50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周影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公司在4月份铁前系统降本增效专项调研会上指出,在资金紧张、原燃料结构变化大的条件下,实现了高炉的高产稳产,这是一季度公司生产经营最大的亮点,也是铁前系统各单位积极努力的结果。

作为铁前重要原燃料供应单位,包钢股份焦化厂以“提质增效、扭亏为盈”为主线,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得到公司的充分肯定。据统计,焦化厂一季度超额完成降本增效任务1605.95万元。

区域负责齐动员

包钢焦化厂围绕“以稳焦保铁为原则,以降低吨焦制造成本为中心,以精益管理为抓手,以保质量、提收率,降消耗、控费用为重点”,逐级责任分解降本增效指标,推行区域负责制模式。

包钢焦化厂综合部在全厂范围内开展降本增效工作调研,在调整各部室降本增效工作思路的同时,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及公司下达的降本任务,修订焦化厂绩效考评办法,完善考核管理制度。为了扎实推进生产经营全员管理,激发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降本指标细化并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个人,使降本指标与每位职工的绩效工资挂钩,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焦化厂根据调研情况,梳理发现46项关键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整改措施,借助精益项目分级管控,形成《应对炼焦煤市场大幅变动,稳定焦炭质量》等31个厂级项目、15个车间级项目,为降本增效工作找到方向和着力点。

自主攻关降成本

面对紧张的炼焦煤市场,包钢焦化厂打破“躺在保险箱里吃老本”的传统观点,主动加压,做好配煤预案。

为了解决山西焦煤紧缺的燃眉之急,包钢焦化厂集中组织科研力量,运用岩相分析、工业分析及煤中含磷分析等技术手段,深入掌握来煤的性能与质量,通过模拟化运算进行各种焦煤的优化组合,制定近10套无山西煤的配煤方案,还创新地开展了大容积焦炉神木不粘煤配煤炼焦铁箱试验,实现科学优化配煤结构。

包钢焦化厂研究室小焦炉技术协理江鑫指着眼前的20千克小焦炉告诉记者,焦化厂多次派业务骨干到包头周边、乌海等多家煤矿考察调研,开展了16个新煤种的小焦炉研究试验,寻找降本的新途径。通过提高配煤准确度,开展以焦炉、干熄焦为中心的准时化拉动生产模式,始终保持焦炉生产管理处于行业先进。据统计,焦化厂一季度累计生产焦炭117.35万吨,超额5.16万吨。其中干熄焦112.5万吨,完成公司计划的125%;老区吨焦制造成本较原计划降低8.05元,新区降低17.67元。

副产品增效严管控

包钢焦化副产品是焦化厂的另一个效益增长点,但市场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副产精制部工业萘工段长李兴国每天看着两辆盛满液态工业萘的罐车驶进驶出,感觉就像吃了“定心丸”。

工业萘有“焦宝”之称,是焦化副产品中的创效重点。生产液态工业萘相比过去的固态工业萘,不但减少了一道工序,还减少了包装袋成本和劳动力支出,拉运过程中使用罐车更加经济环保,每吨还可增值近100元,预计全年可为公司多增益89万元。

包钢焦化厂精打细算过日子,各副产部室根据工艺流程特点及指标完成难度情况,明确关键受控点,确定受控点控制标准,逐个制定对应调节机制,降低机物料消耗,合理配置蒸汽用量,对供热和制冷温度实施动态调整,杜绝浪费。

包钢焦化新区通过与行业先进对标、加强过程管理、严格工艺控制、举办劳动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将新区整体打造成精品车间,通过调整冷却系统设备工况、降低出厂煤气温度等措施,提高粗苯收率。据统计,一季度老区焦油收率达到3.05%,新区达到3.02%;焦油加工量每日470吨以上。

(关键字:包钢 降本增效)

(责任编辑: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