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去产能再进一步 价格新一轮上涨可期

2017-3-8 9:09:09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日,按照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发改委专题新闻发布会内容,去产能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之首。

对此,行业人士普遍预期,今年供给端去产能有望朝着实质性方向更进一步,尤其是地条钢产能将在上半年彻底清除,对市场供应将会形成实质影响,3月中下旬钢材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3月5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同时,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

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改委领导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其中,去产能方面重点强调,2017年钢铁去产能目标5000万吨左右,明年还要继续去产能。

相关概念股:

常宝股份:油气管不景气导致业绩下滑,油价回暖&拟收医院打开未来空间

公司公布2016年年报。同时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

受油气管不景气的影响,公司2016年收入和业绩双双下滑。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2.05亿元,同比降低24.56%;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下降46.77%。公司收入和业绩降幅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油气价格下跌明显导致公司油气开采用管部分下滑明显:油气管2016年营收6.52亿元,毛利率12.19%,同比分别下降59.69%和10.14%。

锅炉管表现不俗,堪称业绩和收入担当。虽然油气管不景气,但是公司的另一拳头产品锅炉管2016年的表现却颇为不俗。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同比分别增长14.20%和2.57%,接单能力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

三费管控良好,健康报表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助力。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继续保持下降趋势,财务费用也继续保持为负。此外,公司资产负债率只有20%,现金近14亿,健康的财务报表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了助力。

拟收购医疗产业,为后续发展打开想象空间。公司之前公告拟收购什邡二院、洋河人民医院(90%)和瑞高投资,既可以对冲传统业务的周期性波动,还可以提升估值水平,为公司后续长远发展也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1.52亿元、2.36亿元和2.84亿元,EPS为0.38元、0.59元和0.71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38倍、24倍和20倍。

*ST八钢:多方面原因促成全年扭亏

公司发布2016年业绩预告,预计2016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2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5.1亿元。报告期内EPS约为0.03元,单季度EPS分别为-0.58元、0.17元、-0.31元、0.75元;

多方面原因促成全年扭亏:除了2016年行业基本面复苏因素带动盈利回升,以及公司严控成本因素外(期间费用同比下降约1.6亿元,同比降幅约12%),还有三方面原因促成公司全年成功扭亏:债务重组收益:公司对自身及全资子公司南疆钢铁的应付款项开展清理工作,就相关债务与债权人签署债务重组协议。债务重组收益1.12亿元计入营业外收入(其中2279.54万元已分别计入公司半年度报告及第三季度报告);

政府补助:公司收到财政部拨付的中央企业2016年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1.3亿元,增加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收益约0.95亿元;

剥离亏损资产:公司以30.07亿元将持有的全资子公司南疆钢铁100%股权转让至控股股东八钢公司,截止到2016年1-10月南疆钢铁亏损-4.9亿元,2016年12月28日南疆钢铁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办理完毕,公司不再持有南疆钢铁股权。通过此次关联交易,将亏损资产从公司剥离,过渡期间亏损由控股股东承担,降低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暂停上市风险。

投资建议:行业基本面企稳将带来盈利持续改善,多方原因促成扭亏,剥离亏损资产有利于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提升盈利能力。预计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别为0.03元、0.05元。

首钢股份:托管资产增利+制造业景气,全年业绩低位修复

首钢股份发布2016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50亿元~4.50亿元,按最新股本计算,2016年EPS为0.07元~0.09元,经过追溯调整,2015年同期EPS为-0.21元。据此推算,4季度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3亿元~3.13亿元,按最新股本计算,对应EPS为0.04元~0.06元,环比增长77.10%~160.18%。

托管资产增利+制造业景气,全年业绩低位修复:京唐钢铁资产成功注入至公司后,公司钢材产能提升至1720万吨,公司产品结构以热轧、冷轧为主,2015年热轧、普冷和硅钢产量分别为683万吨、718万吨和132万吨,公司属于典型板材类钢企。2016年公司经营业绩成功扭亏为盈,并创2011年以来历史新高水平,主要源于托管资产增利叠加板材下游制造业整体复苏。

具体来看,公司与京唐钢铁于2016年开始共同托管集团钢铁板块资产,此项托管业务2016年增厚公司利润总额3.60亿元,在考虑所得税率25%及母公司股东权益占比基础上,测算集团资产托管业务2016年增厚公司归母净利润约2.65亿元,占全年盈利比重约58.89%~75.71%,因而资产托管盈利成为公司2016年业绩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此外,制造业领域整体景气回升格局下,全年板材价格指数均值同比上涨18.34%,增速明显高于长材11.74%价格涨幅,2016年考虑原材料存货周期的热轧和冷轧产品吨钢估算毛利均值同比分别提升422和412元/吨,显著优于同期螺纹钢毛利增量207元,公司作为板材类钢企,自然更受益于板材相对强势行情。同时,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减员提效、降本增收也助力公司全年盈利空间上行。

非经营性盈利+制造业景气延续,4季度盈利大幅改善:公司4季度盈利大幅增长应源于托管资产增厚利润以及制造业领域景气延续。一方面,托管费用或集中年底支付导致4季度非经营性盈利显著增加;另一方面,4季度板材下游制造业景气程度仍处于高位,板材价格指数均值同比上涨70.08%,由此带动板材成本滞后一月估算毛利均值同比增加709元。

优质资产注入持续可期:由于目前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仍然偏低,并且公司是集团境内唯一上市平台,随着首钢集团钢铁资产迁钢、京唐钢铁注入上市主体之后,集团借助公司实现资产证券化预期由此打开,未来仍然不能排除集团其他资产再次注入的可能性,公司的上市平台价值或将由此凸显。

 

(关键字:钢铁 去产能)

(责任编辑: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