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重污染天气频发 专家通报散煤排放为重要成因

2016-12-26 10:17:23来源:人民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5日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专家组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12月以来河北重污染天气情况,详细解读河北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原因与启动应急响应措施的效果。专家表示,民用散煤排放仍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范围重污染的重要成因。

进入12月以来,河北先后经历3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分别在12月2日-4日、12月10日-12日、12月16日-22日。其中16日-22日污染最为严重。19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70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55个城市出现了重度污染,其中34个城市出现了严重污染。20日3时左右,邯郸的PM2.5浓度达到了800多微克,为区域内最高。

河北省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中心正高级工程师王晓利解释,气象条件是重污染天气频发的重要原因。在16日-22日的持续重污染天气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城市持续处于低温、高湿等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以石家庄为例,12月份以来,石家庄市平均风速仅1.2米/秒,是过去36年来的第3个低值;平均气温2.1℃,是过去36年来的第2个高值。

进入采暖季后,民用散煤使用量大、面源污染加重成为河北重污染天气频发的另一重要原因。据王晓利介绍,在12月16日-22日重污染天气中,污染程度比较重的石家庄、邯郸等市,其PM2.5、PM10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同步变化趋势非常明显,而一氧化碳主要是因为民用散煤燃烧不完全造成,大的工业企业煤炭燃烧则比较完全。

据了解,进入12月以来出现的几次重污染天气中,河北通过早预报早启动,使重污染的应急组织较过去更为有序、有利,充分发挥了削风降速的作用。其中,16日河北10市同时启动的红色应急响应,使石家庄市PM2.5峰值削减了18%左右。应急响应的7天时间里,石家庄平均浓度下降约12%。其它9个城市的PM2.5峰值也平均下降了12%-15%。截至目前,河北全省PM2.5为69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较2013年下降35.9%。

王晓利说:“下一步治理大气污染将以减少散煤污染为主,另外还将积极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关键字:重污染天气 煤排放)

(责任编辑: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