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钢公司推行竞争上岗机制“盘活”源头之水

2016-12-15 9:08:19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为将人力资源这个源头之水“盘活”、用好,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奠定有力的人才基础,日前,长钢公司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实施优化提效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关于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推进竞争上岗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在人力资源结构优化过程中,按年度优化5%,实行择优上岗、末位淘汰的竞争上岗工作机制,做到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同时,建立待岗人员返岗通道,缓解创业服务中心安置职工压力。长钢公司此举旨在把优化提效工作与优化内部竞争机制相结合,巩固优化提效成果,促使在岗职工爱岗敬业,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循环机制,进一步提升在岗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该公司各单位将通过考核优化,从在岗人员中每年按2017年底定员编制数的5%进行末位淘汰,因末位淘汰造成的缺员,从待岗人员(原单位待岗或创业服务中心待岗人员)中择优补充,末位淘汰人员可保留在原单位或移交创业服务中心,形成大小“蓄水池”“减震器”。

该工作与2017年优化提效工作分头实施,因在2017年优化提效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富余人员,单位可以根据人员情况置换保留在本单位的末位淘汰人员,置换出的人员移交到创业服务中心。该工作坚持实行不同层面考核,优胜劣汰;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人员合理流动,减人不减编;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坚持考核、淘汰、培训、竞岗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等五项原则。

《方案》明确该工作主要从四方面进行:一是业绩考核,各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建立和制定一套完整、详细、严密、实用性较强的“职工考核优化竞岗实施办法”,按照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遵章守纪情况,进行公平、公正地考核,并根据各岗位的不同要求,考核要有不同的侧重;各单位按照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三清晰三到位”岗位责任体系推进建设,根据岗位工作实绩,实行细化量化考核,能量化的不要定性化,采取不同维度的评价,确保考核客观公正。各单位对每个职工的考核结果要进行备案,作为优化淘汰依据,避免拉关系,走过场,造成考核结果失真。二是优化淘汰安排,从2017年三季度起,以年度为周期,按季度实施优化竞争上岗工作,并对具体时间和单位进行了明确。三是培训,被优化出来的人员可留在本单位或移交创业服务中心,留在原单位的,由原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三个月的培训。培训结束后,本单位可根据岗位情况安排上岗,无岗可就的,在原单位待岗;被优化出来的人员移交到创业服务中心的,由创业服务中心按内部规定组织培训和管理。四是竞岗,被优化人员要转变观念,服从组织,积极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当各单位出现缺员时,积极参加各单位的竞聘上岗,形成人员合理、有序流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方案》强调,各单位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要识大体、顾大局,从长钢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精心组织,积极制定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不断优化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真正体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实现职工合理流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关键字:长钢 竞争上岗机制 源头之水)

(责任编辑: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