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岛发展新型海洋装备制造业

2016-1-25 9:33:08来源:湛江晚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东海岛是平坦而开阔的大海岛,面积286平方公里,在全国排行第五。它与南三岛共同构成湛江港的门户。省政协委员、民建湛江市委主委、湛江市地震局局长冯土兴在参加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时建议,东海岛应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力争成为中国新型海洋装备制造基地。

他说,东海岛应依托宝钢海钢铁产业基地,引入国内外新型海洋装备研发力量,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海洋装备制造基地,努力成为广东乃至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新引擎之一,从而大力促进粤西(湛江)振兴发展。

现状:临海优势凸显潜力亟待发掘

“从全球海洋装备工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传统的装备制造产能过剩严重,特别是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3大主流船型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但是对于高附加值船舶,如工程类船舶、液化天然气船、军工船舶等,它的技术含量高,需要依靠先进技术、技能、工艺、复杂劳动、创造性等要素设计和建造,我国与西方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上的‘短板’。”冯土兴分析。

“规划东海岛钢铁项目以及相关产业链方面,应统筹考虑这点。”冯土兴说,宝钢湛江钢铁项目是我省的大型项目,主要生产高端碳钢板材类产品。若能结合湛江临海实际,规划建设相关钢铁产业如海洋装备制造业等方面,不断延伸钢铁产业链,提升钢铁的附加值,有助于省委省政府扶持粤西(湛江)振兴发展。

建议: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对接海洋装备研发

冯土兴提出,从钢铁产业价值链条的延伸视角着力,在东海岛的产业规划中聚焦新型海洋装备研发基地建设,从根本上能提升湛江钢铁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他看来,高端海洋装备产业是国家未来的新兴产业之一,东海岛要从国家新型海工装备岛的视角规划钢铁产业链,大力发展高端海洋设备行业,着力建设与钢铁冶炼匹配的新型海洋装备制造基地。

据了解,我国规模以上的船舶工业企业有1242家,其中船舶制造企业600家,船舶配套设备企业368家,全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百万人。冯土兴建议,我省应该瞄准海洋装备制造业这个大市场,加强与海洋装备生产科研的央企和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大学的沟通工作,引导它们在东海岛建立若干研究基地,借助宝钢落户湛江东海岛的机会,把东海岛建成中国甚至是21世纪亚太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新型海洋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冯土兴希望,省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能重视这一发展方向,首先从国内985、211高校的海洋装备专业着手,选择20个前沿项目作为首批合作对象进行重点培育,同时积极引进中国重工、中国船舶等知名央企的海洋装备科研机构落户湛江东海岛,构建一个产业界、学界联动的新型海洋装备研究基地,不断提升东海岛海洋装备研发水平与影响力。

展望:打造高科技示范岛旅游科普教育并重

冯土兴向记者描绘了心中构想:筹规划建设国家级的钢铁冶炼和海洋装备为一体的、集工业旅游和科普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度假区,吸引国内外海洋装备高端人才参与到东海岛的建设中。

争取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规划建设以工业旅游文化为核心,构建东海岛钢铁冶炼和海工装备为一体的工业旅游和科普教育综合度假区,进而构建一个集工业和旅游度假、科学教育为一体的高科技示范岛。以优美的自然生态和前沿的海洋科技环境吸引海内外相关高科技人才来东海岛从事研究和创业。

为此,他指出要特别保护好东海岛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长沙滩,力争在沙滩附近建设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海洋博物馆和海洋科学研究度假村,给海洋装备研发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宝钢项目要做好科普设施建设,通过这个基地的建设培育东海岛的软实力,使东海岛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业旅游度假胜地之一。

(关键字:东海岛 新型 装备制造业)

(责任编辑:01091)